分享到:
隨著暑假臨近,很多青少年家庭已經開始提前制定研學計劃。是親近大自然還是觸碰高科技?是體驗運動激情還是賡續紅色基因?隨著研學需求的多樣化發展,近年來廣西的文化場館、景區景點、研學機構紛紛推出不同主題的研學活動,通過“旅游+教育”豐富青少年的“第二課堂”。
六一國際兒童節當天,廣西南寧青秀山景區的“自然課堂”開課了。30組親子家庭走進大自然中,跟隨景區的科普老師,通過小型動植物知識講座、實物觀察、色彩描繪等環節,近距離接觸多樣的植物。
被譽為南寧市“綠肺”的青秀山生態資源豐富,擁有8300多種植物。依托生態植物園的多樣化資源,青秀山設立了“自然課堂”,從看得見的生態、摸得著的自然出發,面向青少年、親子家庭提供不同主題、形式的研學活動,成為深受青少年兒童歡迎的戶外課堂。
“我們的研學活動全年常態化開展,每周會推出不同主題的活動,甚至在春秋游高峰期安排了研學課堂。”青秀山景區科普研學部的黎湯侃介紹,自2017年開展研學教育以來,青秀山推出了自然生態、思政教育、夜游等不同類型的研學活動。如《蘭花的璀璨》課程帶領孩子探索蘭花不為人知的奧秘﹔《東盟園尋寶》以東盟文化科普為主題,依托青秀山的紅色遺跡推出愛國主義研學活動……此外,還研發了壓花手工、夜觀青秀山等趣味研學項目。
作為青秀山經典科普課程,《蘭花的璀璨》是深受歡迎的研學活動之一。“課程根據受眾的年齡量身定制教學流程。”黎湯侃說,在課堂上,每個孩子會領到一份研學手冊。走進蘭園,科普老師現場講解蘭花的知識,激發孩子對蘭花的興趣。孩子通過壓花手工的環節,親手制作蘭花標本、蘭花書簽等,收獲大自然的饋贈。“通過走進‘自然課堂’,讓孩子在快樂中收獲知識,增強了生態保護的意識。”據了解,青秀山今年已經開展各類研學活動超過120場次,40多所學校的3萬多名師生參與活動。
廣西旅游資源豐富,分布面廣,為發展研學旅游提供了豐厚的資源。近年來,廣西創新研發了一批研學旅游產品,涵蓋非遺、工業制造、山水人文、邊關風情、紅色精神、自然科學、軍事體驗、農耕文化等內容,極大豐富了研學旅游市場供給。
不久前開展的2024年廣西博物館十佳代表性教育項目評選中,桂林博物館挖掘桂林城市抗戰文化推出的“不能忘卻的記憶——桂林抗戰文化主題教育”榜上有名。該項目通過“走、看、聽、講、玩、想、做”融合的形式,開展“賞紅色展覽、走紅色路線、感紅色體驗、作紅色答卷、講紅色故事”。課程推出後好評如潮,先後開展了36節(次)課程105場,約3萬人次參與。
梧州市的啟迪雪立方冰雪世界以滑雪運動為主題,今年面向全區中小學生開展了40余場次的研學活動。“研學過程中,除了理論知識,還會開展大量的滑雪運動實踐,激發參與者對冰雪運動的愛好。”梧州啟迪雪立方冰雪世界館長朱宇說,通過研學活動,學生可以了解冰雪運動的發展史,學習滑雪技巧,體驗冰雪運動的樂趣。
“研學旅行已成為廣西實施文旅強區戰略的新動能。”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信息科技教育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統籌研學旅游資源,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於2023年4月推出了“力行學堂”廣西研學旅行品牌,通過創建一批高標准的研學旅行基地、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研學旅行指導師、開發一批高品質的研學旅行產品、推出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研學旅行精品線路,進一步助推“文旅+教育”的深度融合發展,讓研學旅行成為青少年成長的“第二課堂”。(郭凱倩)
上一篇: 廣西南寧:“美麗南方”的鄉村模樣 |
下一篇: 兩廣35個城市共促文化和旅游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