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8月30日,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公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擬表彰對象,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良慶區良慶鎮蟠龍社區居民委員會榜上有名。近年來,廣西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取得顯著成效。
“壯家生來愛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蟠龍社區文體活動室裡,覃謨嵩、何繼榮夫婦總是和鄰居們一起引吭高歌,以歌會友。
覃謨嵩、何繼榮夫婦來自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兩人都是文藝愛好者,2018年來到蟠龍社區居住。在這裡,他們結識了幾位熱愛唱歌的鄰居,平時有空就聚在小區的大樹下練習唱歌。“那時我們唱歌沒有固定場所,隻能在小區裡練。蟠龍社區干部得知情況後,給我們協調安排活動場地,讓我們到社區活動室練習。大家有了場地,練起歌來更賣力了。”覃謨嵩介紹,社區還成立了合唱團,遇上傳統節日,大家還會身穿民族傳統服裝走出社區參加表演。
蟠龍社區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社區。蟠龍社區黨委書記劉雁琳介紹,為了更好打造各民族群眾交流的精神家園,蟠龍社區還在黨群服務中心建起“民族之家”,有民族文化展示區、書畫室、民族課堂和法規政策宣傳區。同時,社區常態化開展非遺項目體驗、民族服飾展演、民歌比賽、民族文化知識競賽、民族團結趣味運動會等活動,還開設公益課堂,完善“老友幫幫團”“鄰裡議事會”“社企聯盟”等機制。
在廣西,像蟠龍社區這樣的多民族聚居社區還有很多。廣西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將社區作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陣地,通過扎實的社區建設、有效的社區服務、豐富的社區活動,充分利用春節、中秋節、“三月三”等節慶開展文化活動,各族群眾在活動中增進了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在完善設施的基礎上,廣西注重創新服務方式,為各族群眾提供常態化、特色化、多樣化的公共文化服務。
7月14日,“走讀廣西﹒閱歷山河——傳承瓦氏夫人愛國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活動在百色田陽舉行。唐皇調《瓦氏夫人抗倭故事歌》在瓦氏夫人文化公園緩緩唱起,表達對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瓦氏夫人的愛國精神,是全區各族群眾團結一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動力。”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館長秦小燕介紹,此次活動通過深入挖掘“瓦氏夫人抗倭”這一歷史事件的豐富文化內涵,讓人們更深刻地理解瓦氏夫人愛國精神的內涵和價值,感受廣西這片熱土上的人文之韻、精神之華、英雄之魂。
2020年,廣西創新思路,打造“走讀廣西”公共服務融合品牌,注重突出民族團結、紅色文化、山水文化、親子閱讀等主題,通過展覽、講座、研學游等形式,讓人們在行走中閱讀,在旅游時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該項目入選中宣部2022—2023年全民閱讀優秀項目推介名單。
同時,廣西統籌全區資源,升級打造“文興廣西”群眾文化活動。其中,廣西基層群眾文藝會演、“魅力北部灣”群眾文化活動、全民藝術普及月、“大地歡歌”廣西鄉村文化活動年等活動,已成為廣西獨具特色的群眾文化品牌。
通過基層群眾文藝會演、“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非遺民俗大集市等形式,廣西不斷創新服務內容,讓公共文化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基層各族群眾,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8月20日,廣西非遺美食大集市亮相中國新疆民間藝術季,展現桂風壯韻的民間藝術和公共文化發展成果,促進民族文化交流。
“我們從民族地區實際出發,創新優化文化供給,持續改善文化民生,讓更豐富的文化活動、更高品質的文化產品、更貼心的文化服務惠及各族群眾,實現文化活動為民辦、文化成果民共享,切實提升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公共服務處處長曾彤說。(賓陽 莫 曲)
上一篇: 梧州出台金融助力文旅發展措施 |
下一篇: 百家東盟旅行商廣西踩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