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西
廣西
廣西:邊海發展有潛力
發布時間:2025-01-08 08:5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1-08
  近年來,廣西通過實施《加快建設北部灣國際濱海度假勝地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簡稱“《濱海度假勝地計劃》”)和《加快建設邊關風情旅游帶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簡稱“《邊關旅游帶計劃》”),創新機制、建成設施、舉辦活動、打造品牌,邊境海疆民族地區的旅游基礎不斷夯實,文旅產業發展加快,有效推動了區域高質量發展。
  邊關旅游開辟新路徑
  2023年9月15日,我國第一個跨境旅游合作區——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簡稱“合作區”)進入試運營階段。2024年10月15日,合作區正式運營,中越兩國游客可持護照或出入境通行證在合作區內實現“一日游兩國”。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作區迎來了自試運營以來的第5萬名旅客。
  廣西中越陸地邊境線1020公裡,共有崇左、百色、防城港三市八縣(市、區)與越南接壤,邊境地區居住著壯、漢、瑤、苗、京等民族。《邊關旅游帶計劃》實施後,崇左、百色、防城港三市積極響應,結合本地實際細化實施方案,推動邊關風情旅游帶建設落地見效。推動合作區建設正是此行動計劃的重要成果之一。
  “跨境合作區建設是邊關旅游的一種創新性實踐,共建共享、互利共贏的合作方式可以有效促進兩國相關地區的交往交流,深化產業合作和民心相通。”南寧師范大學旅游與文化學院院長段文軍說。
  除了推進合作區建設之外,崇左市以“壯美邊關魅力崇左”為品牌定位,以世界文化遺產——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等資源為依托,加快推進重點文旅項目建設,提升景區品質和服務水平﹔防城港市以G219國道為主線,通過提升一批風景道沿線旅游設施,打造“最美邊海風景道”品牌﹔百色市依托通靈大峽谷、鵝泉等自然景觀和壯族傳統民族文化,推動文旅產業升級,打造邊關旅游新亮點。
  “這些景區的品質提升,不僅強化了景區自身的品牌影響力,也為邊關風情旅游帶增添了新亮點、開辟了新路徑。”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政策法規處處長邱玉紅說。
  濱海旅游勢頭強勁
  2024年11月,位於廣西北海的北部灣國際郵輪母港開港首航,1000多名游客乘坐“藍夢之歌”號郵輪前往越南下龍灣,開啟了三天兩晚的“海上黃金之旅”。“沒想到通關手續如此便捷,讓我對接下來的海上之旅充滿期待。”游客林紅興奮地說。
  約4萬平方公裡海域、1600多公裡大陸海岸線、600多個海島、10多個港灣……廣西擁有“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向海區位優勢,發展濱海旅游得天獨厚。
  《濱海度假勝地計劃》實施以來,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的北海市,打造了郵輪母港、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北海國際康樂旅游港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以及銀灘改造、高德古鎮升級等一批地域文化特色景區,建起高星級酒店群,形成百花齊放新格局。沿海又沿邊的防城港市發揮邊境旅游試驗區優勢,加快推動白沙灣國際自然醫學度假區、西灣景區陽光海岸濱海浴場等重點項目建設,不斷完善升級城市旅游基礎設施,策劃打造濱海游精品旅游線路。欽州市緊抓平陸運河、龍門跨海大橋建設的發展機遇,全力推進龍門島開發和欽州北部灣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打造現代濱海旅游品牌。
  “《濱海度假勝地計劃》的實施讓北部灣三市濱海度假的國際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現代旅游市場體系不斷完善,為區域文旅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段文軍認為,一系列重大項目的落地與推進,不僅豐富了區域文旅產品供給,還顯著提升了文旅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為地方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推進邊海旅游產業建設的進程中,廣西各地注重區域聯動機制的建立與完善,通過加強跨地區合作,共同推動文旅產業發展。”邱玉紅說,跨區域合作最大的優勢是整合資源、一體開發,共建共享、共塑品牌,在優勢互補中把產業做強做大。
  在邊關風情旅游帶建設過程中,廣西各地積極加強與越南等周邊國家的合作,通過入境便利化力推跨境旅游﹔合作開發邊境旅游線路和產品,構建中越兩國定期會晤機制和旅游信息共享平台,提升旅游服務設施和旅游從業人員的國際化水平。同時,加強旅游市場監管,打擊非法旅游經營活動,維護良好的旅游市場秩序。“通過深化跨境旅游合作,跨境旅游取得了顯著成效,跨境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持續增長,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崇左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霖說。
  在加快建設北部灣國際濱海度假勝地的進程中,深化區域聯動與開放合作成為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北海、防城港、欽州三市通過加強區域間的協同合作,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進一步提升了北部灣國際濱海旅游的整體競爭力。

  “與此同時,廣西各地市通過共同舉辦旅游推介會、參加旅游展會等方式,加強旅游品牌和產品的宣傳推廣,加強旅游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旅游產品的聯合開發等方式,實現旅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進一步拓寬了旅游市場。”邱玉紅說。(賓陽 莫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