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科技+文旅”有看頭
發布時間:2025-01-15 14:19
來源: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 2025-01-15
在文旅融合發展資源豐厚的貴州,“中國天眼”“村超”“村BA”為代表的“好玩”看點,可為游客提供別致的人文視覺體驗﹔以酸、辣為代表的“好吃”味道,可為游客感受地方傳統生活習慣提供獨特的味覺體驗﹔而以荔波小七孔、赤水丹霞地貌為代表的“好爽”山水,則能為游人“洗滌疲憊心靈”創造特有的自然環境。加之利用互聯網、AI等科技手段,打造“科技+文旅”新場景、新體驗,讓“好玩”“好吃”“好爽”的多元體驗更具內涵、更有質感、更具吸引力。
“科技+文旅”讓旅游有新意
貴州文旅歷史意涵悠遠、人文元素豐富,從人文景觀到自然風光,貴州文旅底色層次明快、內涵豐厚,資源稟賦良好,這也是近幾年來“貴州游”成為熱門選擇的一個重要原因。如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4年文化和旅游數字化創新示范“十佳案例”和“優秀案例”中,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紅飄帶)用“科技+文旅”的形式講好紅色故事。2024年10月22日,“紅飄帶”正式營業。在此前一年的試營業期間,合計演出超8300場,接待省內外入園游客100萬人次,成為貴州紅色旅游的經典之作、必到之地。
“科技+文旅”讓人文更立體
由貴州本土企業開發的“數字人王陽明”,可根據用戶需求,其以自述形式分享陽明心學理念。通過嫁接AI虛擬數字人,通過VR視頻、VR直播等線上形式,為線下文旅景區引流。貴州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探索做好文化版權保護工作,強化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推進貴州文旅、酒旅、農旅、體旅、康旅、橋旅等多業態深度融合發展,打開旅游科技的創造性思路,可為“一景多看、老景新看、古景今看”帶來極大可能性。
“科技+文旅”定是大勢所趨
貴州推動更多園區、景區創建國家旅游科技示范園區,並高質量推進旅游模式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開發更多體驗式、互動式、沉浸式的旅游項目。科技力量讓文旅體驗更加有質感。在壩陵河橋梁博物館,“館橋合一”的資源優勢,把觀景與了解學習橋梁科技融入同一場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研學團隊和游客。
同時,作為國家旅游科技示范園區試點,“中國天眼”科普基地吸引著省內外研學團隊和天文愛好者,馬蜂窩國內總部落地貴陽,“一碼游貴州”接入的景區、酒店、商戶、特色商品等量質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