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峽谷高橋在水幕秀裡綻放新姿,千年非遺與無人機在夜空中共舞……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貴州以山水為底色、以文化為內核、以科技為畫筆,為游客打造了兼具沉浸體驗與文化深度的假日文旅盛宴。
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成為假期紅色旅游的焦點。館內以行浸式體驗重構紅色記憶:AI虛擬交互讓游客“對話”歷史,全息影像生動還原長征關鍵節點,全維度機械運動與環境特效精准營造風雪遠征情境,嗅覺、觸覺的多維刺激更讓觀眾“親歷”長征艱辛。“跟著場景走了一趟長征路,更深刻地感受到那段歷史的厚重。”貴陽市民趙女士的感慨道出許多游客的心聲。假期裡,該館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省外游客佔比超三分之一,親子游群體佔比達49.37%。數字科技讓紅色教育從靜態參觀變為動態沉浸,推動紅色文化基因代代相傳。
在遵義上演的長征文化沉浸式演藝劇目《偉大轉折》則以藝術創新延續紅色文旅熱度。360度旋轉舞台搭配巨幕油畫、煙霧與環繞音效,將戲劇、影像、音樂深度融合,讓觀眾重溫“偉大轉折”的歷史意義。假日期間,該劇目累計演出49場,接待觀眾1.7萬人次,有效承接遵義會議紀念館客流,形成“參觀+觀演”的紅色文旅閉環,讓紅色文化傳播更具連貫性與感染力。
9月28日通車的“世界第一高橋”花江峽谷大橋,憑借震撼的水幕燈光秀成為旅游新地標。橋體中央300米長的巨型水幕,融合噴水、投光、激光與投影技術,動態呈現極具地域特色的山水意境和人文故事,被游客譽為“峽谷IMAX”。來自廣東的游客艾先生感嘆:“為目睹這一奇觀,自駕千裡也在所不惜,壯觀景象讓旅途勞頓都變得值得。”科技讓交通樞紐變身文旅地標,拓展了貴州文旅的空間維度。
在烏江寨景區,匠人為游客演繹千年非遺打鐵花,將1600攝氏度的鐵水擊打成萬千金花。隨後,300架無人機與煙花同步升空,依次變換出“銀波落葉”“時空之門”等造型,引來陣陣歡呼。國慶中秋假期,烏江寨接待游客超15萬人次,同比增長14.15%,景區酒店持續滿房。非遺技藝與現代科技的碰撞,讓夜間經濟成為拉動文旅消費的重要引擎。
銅仁五顯廟的“三江月圓﹒家國同夢”國慶﹒中秋詩會,創新採用“固定水上舞台+流動舞台+空中演藝”模式,以科技拓展文化演藝邊界。兩艘畫舫作為移動演藝空間載著演員穿梭江上,與跨鰲亭、五顯廟等建筑相映成趣。夜空中的數百架無人機整齊列隊,將現代光影與傳統文化融合。同步上線的五顯廟游玩小程序提供景區導覽、活動預約、美食推薦等實用功能,更通過講述銅仁五顯廟關於五路財神的千年傳說,引導用戶參與互動活動,讓游客在便捷游玩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從紅色記憶的數字活化,到橋旅融合的場景創新,再到非遺的科技賦能,貴州文旅正以科技為橋,實現從“流量”到“留量”的跨越。這個假期,游客體驗的不僅是旅行,更是在科技的加持下完成的文化探尋——在山水間讀懂貴州的歷史底蘊,在科技中感受人文的鮮活溫度。(王雪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5年貴州旅游星級飯店從業人員技能大賽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