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國文化報記者李秋雲報道:近日,河北省文化廳召開調研學習會議,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回顧河北省“十一五”文化建設成就,總結經驗,明確未來5年的文化發展目標和任務。河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馮韶慧在會上明確提出未來5年河北省文化發展目標:到“十二五”末,要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使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實現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圍繞這一總體目標,結合全省文化工作實際,會議提出要抓好四個“兩並重”,力促文化“軟實力”成為支撐發展的“硬資源”,奮力開創全省文化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堅持硬件與軟件並重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十二五”期間,要進一步對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行系統全面的提升,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實現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要加快河北省非遺博物館、河北文化藝術中心等標志性文化工程建設。要統籌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推進省市文化設施向社區和農村延伸服務,加大對農村資源傾斜力度。要處理好集中與分散的關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構建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務圈,加強農村和基層專兼職結合的文化隊伍建設和培訓。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則,基本建成結構合理、發展平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據了解,河北省霸州市成為國家首批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十二五”期間,霸州市將投資23億元建設中華戲劇大觀園、李少春紀念館(大劇院)、益津書院、華夏民間收藏館、勝芳古鎮等精品文化工程。現已建成15個鄉鎮文化站、189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網點、350個農村書屋。在隊伍建設上,霸州市涌現出78道花會、267個文藝社團,參加人員1.6萬余人,為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起到了帶頭作用。
堅持質量與效益並重 推進文化品牌體系建設
未來5年,要圍繞打造“紅色太行、壯美長城、誠義燕趙、神韻京畿、弄潮渤海”五大特色品牌,熔鑄核心文化元素,推出一批獨具魅力的具體文化品牌項目,樹立河北文化形象。推出舞台劇目品牌,體現河北文化符號。打造實景劇目品牌,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內涵,拓寬文化的載體和市場。建立文化節慶品牌,擴大河北文化影響。
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化廳等聯合出品的大型話劇《尋找李大釗》在全國上演,7月27日、28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並得到高度評價,推進了代表河北形象的文化品牌體系的建設。
堅持國有與民營並重 推進文化產業體系建設
“十二五”期間,要重點發展演藝業、文化旅游業、文化產品數字制作等文化產業,著力推進文化產業“四帶一區”建設。完善交流推介平台,組織開展河北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等的評選工作,積極申報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完善投融資平台,深化與金融機構、民營企業、民間資本、旅游產業的合作,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題﹔完善招商交易平台,積極參加大型文博交易會,打造全省民間工藝美術品開發展示交易平台,謀劃籌建河北演藝院線﹔完善培訓宣傳平台,組織各類文化產業培訓班,廣泛利用各類媒體,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和輿論支持。
未來5年,河北省將力爭建成15個省級文化產業園區、5個文化產業示范區、10個優勢產業集群,全省各市至少建成1個以上標志性的大型文化產業園區,建成1個文化產業示范縣,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5%,成為支柱性產業。
堅持保護與發展並重推進文化遺產傳承體系建設
“十二五”期間,河北省將大力抓好重大文物修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古籍保護工程,同時加強文化遺產宣傳,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展示以及咨詢服務等活動,強化文化遺產安全管理,嚴厲打擊文物盜竊盜掘犯罪活動,確保文化遺產安全。
據悉,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圍寺廟的文化遺產修繕已經開始啟動並取得初步成效,懷來雞鳴驛城、趙邯鄲故城、元中都、中山古城也已經開始加大保護力度,大運河也將爭取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會議強調,堅持四個“兩並重”,一定要落實到具體的舉措上,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大力推進文化改革發展。
上一篇: 首屆中國吹歌節將在河北舉辦 |
下一篇: 河北舉辦燕趙文化藝術精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