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河北
河北
邯鄲市圖書館:有本“會說話的書”
發布時間:2012-08-07 09:21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全悅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2-08-07

    中國文化報實習記者齊曉艷報道:“我想問一下王老師,現在出版的一些名著的少兒版是不是適合我家孩子閱讀?”65歲的劉大爺說完,在座的不少家長紛紛點頭表示自己也有同樣的困惑。7月26日,在河北省邯鄲市圖書館的少兒借閱室,20多位“讀者”跟“真人圖書”交流起兒童教育問題。這是邯鄲市圖書館舉辦的第三期“真人圖書”借閱活動。
    “‘真人圖書’,顧名思義,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紙質書或電子書,它指的是具有一定專長或是特殊經歷的人。”邯鄲市圖書館辦公室主任安衛華介紹說,“‘真人圖書’借閱是讀者與真人面對面交流,達到互相溝通,促進了解,學習新知的目的。”
    “真人圖書”源於丹麥,我國的一些大專院校、社區近年來也舉辦過此類活動。但在公共圖書館舉辦“真人圖書”借閱活動,在河北省尚屬首創。6月9日,邯鄲市圖書館首次開展“真人圖書”借閱活動。截至目前,該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3期,每期都圍繞一個主題,由“真人圖書”與“讀者”圍繞一個具體問題互相探討、交流。
    邯鄲市圖書館請來的“真人圖書”王鐵紅,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從事幼兒、兒童美術教育30多年。她說:“‘真人圖書’跟講座不同,它與讀者是平等的交流、溝通,雙方沒有距離感﹔跟講課也不一樣,做‘真人圖書’主要是與大家分享專業知識和人生經歷。”
    在“借閱”現場,王鐵紅的身旁豎著一塊宣傳展牌,這是邯鄲市圖書館為這本“圖書”設計的“封面”。展牌上書“永遠的童話 童畫小閣樓”,這是王鐵紅為自己起的“書名”,封面上還有作者的簡歷。
    設計“真人圖書”的封面、宣傳展牌,隻是准備工作的一部分。在活動開始之前,除了對“真人圖書”及其借閱新模式進行宣傳外,還要設計活動調查表,進行讀者預約,然後把讀者的問題與“真人圖書”溝通,進而確定活動的主題和形式。
    據介紹,第一期活動針對的群體是小學生,隨著活動的開展,有不少學生家長參與進來。記者在現場看到,20多位“讀者”中有很多是學生家長,不少家長還是陪著孩子一起來的。“讀者”劉紅霞是第二次帶孩子來參加活動,她說:“參加活動就是想聽聽老師怎麼說,以後指導孩子看書的時候心裡就有底了。”
    “一對多”並不是“真人圖書”借閱活動的唯一形式。在活動的第二期,“讀者”張建琴為兒子預約了“真人圖書”。考慮到“讀者”的問題並不具有普遍性,活動採用了一對一的“借閱”模式。在“借閱”過程中王鐵紅結合自己的人生之路,針對“讀者”的提問,雙方進行了長達3個小時的交流。對於“借閱”效果,張建琴這樣評價:“讀書是沒有氣和味的,而讀人,你不僅能看到對方的眼睛、說話的姿勢,而且能感受到一種能量的傳遞,這比看傳統的書籍更能打動人。”
    作為目前邯鄲市圖書館的唯一的“真人圖書”,王鐵紅表示,做一本“會說話的書”,用語言、感情來和讀者交流,向他們傳遞積極向上的人生理念,自己很欣慰。
    據了解,為了讓“真人圖書”借閱模式能夠持續開展,邯鄲市圖書館一方面將廣泛征集教育、法律、藝術等各行業的專業人士來做“真人圖書”建立資源庫,以滿足讀者的不同需求,同時還將制定相關制度,不斷完善“真人圖書”的借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