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來,河北省文化廳堅持把廉政文化建設納入全省文化工作的總體規劃,深刻挖掘文化系統的藝術優勢、陣地優勢、人才優勢,以“五個結合”狠抓廉政建設與文化工作的融合滲透,推動全省廉政文化建設空間持續拓展,取得了扎實成效。
一、堅持廉政文化建設與藝術生產相結合,打造廉政文藝精品,增強廉政文化吸引力和影響力。
把廉政文化元素注入到文藝劇(節)目創作之中,利用河北省豐富的革命素材、歷史素材、現代素材,積極打造廉政文化品牌劇目。圍繞革命先驅李大釗“鐵肩擔道義”的崇高精神,創作了大型話劇《尋找李大釗》,鮮明昭示了李大釗精神的時代追尋和當下意義,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以邯鄲“黃粱美夢”歷史典故為素材,創排推出大型廉政教育魔幻劇《黃粱夢》,在揭示腐敗的同時告誡人們做人要正直、為官要清正。該劇2012年入選國家舞台精品工程“資助劇目”,今年又與保利集團簽訂了演出合同,進入保利院線在全國進行商業演出。推出了河北梆子現代戲《日頭日頭照山鄉》,講述了農村基層干部解決拆遷難題、調解干群矛盾的感人故事,弘揚了基層干部為老百姓辦真事、實事的奉獻精神,鞭撻了當前存在的一些不擇手段、謀取私利的流弊。演出引起觀眾強烈反響,取得了積極的社會效益。
二、堅持廉政文化建設與公共文化服務相結合,廣泛開展廉政文化宣傳,大力弘揚廉政勤政的價值理念。
以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為“窗口”和“平台”,在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同時,傳遞、傳播廉政價值理念。河北省圖書館設立了“冀圖講壇”,以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旨舉辦
三、堅持廉政文化建設與弘揚優秀歷史文化相結合,創建廉政教育基地,提升廉政文化感染力和傳播力。
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名勝中蘊涵的廉政文化資源,將其發展為弘揚廉政文化的重要陣地。指導保定市文化部門圍繞直隸總督府,開展“直隸總督署廉政文化資源內涵研究”,並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直隸總督署廉政文化專題展》,從“廉政建筑”、“廉政措施”、“官箴警語”、“廉政故事”等四個方面圖文並茂地加以展示,成為黨員干部加強黨性鍛煉的重要場所和廣大群眾培養廉潔意識、弘揚清風正氣的重要陣地。幫助扶持承德熱河文廟深入挖掘儒家“官德”文化精華,提煉儒家“為公、忠正、民本、克己”的為政原則,開設“先賢先儒廉政文化專題展”,通過以景說德、以人述德,寓教於樂、寓教於游,使游覽者觀景思德,得到思想上的熏陶。
四、堅持廉政文化建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相結合,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創新廉政文化載體。
廣泛動員、積極組織非遺工作者深入挖掘、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廉政思想精華,收集整理和組織創作大量優秀的非遺作品。2012年12月舉辦了“河北省廉政文化傳統藝術作品展”,收集展覽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80個,展出作品300多件。其中,90米長卷剪紙《雙百人物中的共產黨員》、石影雕《人民的好總理》、泥塑《慰問》、羽毛畫《廉潔》、布糊畫《清廉》等一大批優秀作品,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在7天的展覽期間,逾30000人觀看了展覽,觀眾在受到傳統文化熏陶的同時強化了廉潔價值的理念。
五、堅持廉政文化建設與群眾文化活動相結合,廣泛開展廉政文化創建活動,營造廉政文化建設濃厚氛圍。
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為主導,將廉政文化所蘊含的誠信、勤儉、守法、廉潔的理念,滲透到群眾文化活動之中。組織群眾文藝工作者創作了一批來自基層、充滿正氣、格調健康的廉政文藝作品,通過戲曲、歌曲、小品、舞蹈、美術、書法等文藝表現形式,展現給廣大人民群眾,使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得到熏陶。每年編印《廉政文藝作品選》,免費向群眾發放,並組織人員指導業余文藝團體和基層文藝愛好者進行排練,深入到城鎮社區、農村、廠礦企業、學校等進行演出,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營造廉政文化濃厚氛圍。(來源:河北省文化廳)
上一篇: 河北省博物館圍繞反對“四風”推出廉政漫畫展 |
下一篇: 河北省第五批省級非遺名錄項目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