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日前,由河北省文化廳、廊坊市人民政府主辦,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群眾藝術館、廊坊市文廣新局承辦的慶祝第九個“文化遺產日”暨第七屆河北省民俗文化節在廊坊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河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王離湘及河北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省民宗廳、省文物局等有關單位代表出席開幕式並參加有關活動。
本屆民俗文化節緊緊圍繞“傳承﹒保護﹒培育﹒涵養文化生態,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主題,突出“演繹民俗風情,薈萃民俗美食,博覽民俗百工,涵養文化生態”的活動特色,包括民俗踩街表演、開幕式、“燕趙風華”傳統藝術展演、“燕趙百工”傳統手工藝展示、“燕趙百味”特色名吃展銷、宣傳貫徹《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座談會、河北省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展播、傳承保護和培育涵養文化生態專題講座、非遺保護與城鎮化同行專題講座、全省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成果圖片展十大板塊。其中,傳統藝術展演共有5場,每場演出分為“燕趙風﹒風舞鼓動”、“燕趙情﹒情滿人間”、“燕趙神﹒神技天幻”、“燕趙韻﹒韻致甘醇”、“燕趙魂﹒魂震太行”5個板塊,演出項目包括河北省傳統體育、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民俗類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生動地凸顯出民俗文化節濃郁的“民俗味道”特色。傳統技藝展示板塊精選了約120項河北最具地域風格和代表性的國家級、省級及廊坊市市級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通過展板、實物和現場演示等方式現場展銷各類作品和產品。特色名吃展銷則精選了河北省30項列入各級非遺名錄傳統技藝中的餐飲類非遺項目,加上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示加工技藝,使觀眾既可欣賞、品嘗,又可消費。
與往屆相比,本屆民俗文化節呈現出很多亮點,尤其是舉辦傳承保護和培育涵養文化生態專題講座更是贏得各方好評。由王離湘主講的題為《推進文化生態建設 傳承保護非遺內在文化價值》的專題講座,詳細介紹了河北省開展傳承保護和培育涵養文化生態的時代背景、重要意義和思路舉措,並從“中國夢”角度對“文化生態”、“文化遺產與文化生態的關系”、“如何傳承、保護、培育、涵養、弘揚文化生態”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地闡述,提出了很多富有見地的理論觀點和可操性強的實際舉措。不少群眾表示,整個講座理論聯系實際,有分析、有思考,有互動、有交流,通過聆聽講座進一步提升了對文化生態的理解認知,堅定了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念。
河北省民俗文化節始自2008年命名以來,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惠及大眾、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理念,一年一主題,一屆一特色,先後組織開展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廣場、進社區、進旅游勝地等活動,目前已成為河北省具有較大影響力和美譽度的知名文化活動品牌,曾於2013年被文化部評為全國社會文化藝術領域政府最高獎——群星獎。(來源:河北省文化廳)
上一篇: 河北博物院拓寬服務陣地提升文化惠民水平 |
下一篇: 河北省文化志願者協會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