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知之深、愛之切,黨的十八大以來9次考察河北,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8月23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承德市深入國有林場、文物保護單位、農村、社區等進行調研。近兩年來,承德不負使命,全力以赴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塞罕壩林場開啟“二次創業”,安全有序有度開展紅色精品游、生態精品游,向游客推廣宣介塞罕壩生態建設成功經驗﹔承德避暑山庄充分發揮文旅融合平台作用,以文化傳承賡續民族團結根脈﹔大貴口村全力創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繁榮的大貴口鄉村振興示范區,加快“六次產業”融合……如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的承德大地,處處春潮涌動、朝氣勃發。
塞罕壩林場“二次創業” 有序有度開展紅色生態游
2021年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塞罕壩機械林場。遠眺林場自然風貌,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希望你們珍視榮譽、繼續奮斗,在深化國有林場改革、推動綠色發展、增強碳匯能力等方面大膽探索,切實筑牢京津生態屏障。”
“習近平總書記囑咐我們,一定要把這來之不易的成果撫育好、管理好、保障好。”黨的二十大代表、塞罕壩機械林場黨委書記安長明說,種綠不易,守綠更難。新一代塞罕壩人,通過制定十年規劃,謀劃實施塞罕壩精神宣傳教育工程、森林草原“防火牆”工程等八大工程,已全面開啟“二次創業”。
如今,塞罕壩機械林場有森林面積115.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2%,每年可涵養水源2.84億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03萬噸,釋放氧氣59.84萬噸,森林資源惠及周邊4萬多名群眾。
好生態帶來好發展。林場通過建設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打造了七星湖、亮兵台、塞罕塔、木蘭秋狝園等18處景點,年度旅游收入持續上升。
在塞罕壩輻射帶動下,周邊區域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每年實現社會總收入6億多元﹔發展生態苗木基地4400多畝,苗木總價值達7億多元﹔每年有4000多名百姓到林場務工,年人均增收1萬多元。
“我們林場職工有一句口頭禪:‘吃祖宗飯,斷子孫路,不是能耐﹔能夠還祖宗賬,留子孫糧,那才是本事’。”安長明說,“我們做的,就是留子孫糧,為子孫後代留一片濃濃的綠色。試想再過60年,古木參天的百萬畝林海,又是何等的景象。”
接下來,林場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保護優先,打響擦亮“塞罕壩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組成部分”這塊金字招牌,科學分析旅游承載力,嚴格控制游客人數,安全有序有度開展紅色精品游、生態精品游,向游客推廣宣介塞罕壩生態建設成功經驗,打造宣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陣地,助力鄉村振興。
避暑山庄“文旅融合” 更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當時,我們正在工作,忽然聽到門外傳來‘這兒有個小店’的聲音,抬頭就看到習近平總書記走了進來。我們趕緊迎上去,介紹各類文創產品。”回憶起總書記考察時的情形,避暑山庄“承德好禮”岫雲門文創店店長張美玲仍難掩激動之情。
2021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承德避暑山庄、承德博物館,參觀《望長城內外——清盛世民族團結實錄》展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其豐富內涵,以利於更好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承德市文物局充分發揮文旅融合平台作用,以文化傳承賡續民族團結根脈,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積極促進世界文化遺產承德避暑山庄的文物資源得到高水平保護,文化內涵得到有效挖掘和傳承,文化價值得到全方位展示。如以“承德世界文化遺產與城市協同發展”為主題,積極申報全國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編制完成《承德避暑山庄園林規劃(2025—2040年)》等,積極開展避暑山庄園林景觀恢復工作﹔深耕文創產業,創建承德文物創意產業園,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線下開設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圍寺廟景區游客中心“文創集市”、線上完成“避暑山庄博物館文創店”等平台搭建。
當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承德博物館參觀《望長城內外——清盛世民族團結實錄》展覽時指出,要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近年來,承德博物館圍繞民族團結進步主題,打造線上線下宣傳陣地,開展“以剪為筆,共繪團結花”、讀書沙龍等學習體驗活動,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各族群眾日常生活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服務有溫度,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圍寺廟景區建設取得新突破:完成游客服務中心升級改造工程,兼具旅游咨詢、線上購票、醫療服務、物品租賃、母嬰休憩室等多項惠民便民服務功能﹔順利通過國家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現場評定檢查等。
大貴口村“三生繁榮” 大力推動鄉村旅游提升
2021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承德市雙灤區偏橋子鎮大貴口村,考察當地推進鄉村振興情況。他指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堅持精准發力,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更多更好惠及農村農民。
近兩年,雙灤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堅定“黨建引領、產村互動、農旅融合”發展思路,全力創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繁榮的大貴口鄉村振興示范區。
目前,雙灤區成立了由區委書記任總指揮的領導小組,實行台賬式、清單化管理,確保各項工作每天都有新進展﹔抽調200余名機關干部參與宣講和建設工作,鼓勵和引導村民自主參與建游園等鄉村振興工作﹔大力實施鄉村休閑旅游提升計劃,積極發展民宿、文旅等新興業態,取得顯著成效。
在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大貴口村高標准編制了《大貴口村旅游規劃》以及數字鄉村、公共服務設施、村容村貌提升等19個方案,以“灤鄉水畔、和合為貴”為主題,以“勤為本、和為貴”為精神核心,保留歷史風貌,彰顯山水田園之美,投資1680萬元完成全村“五網入地”,新建3處游園、2處彷古木亭,提升2處苗圃,打造微地形景觀﹔重點發展“產業化、規模化、高端化”新型現代都市農業,同步發展精品民宿、鄉村旅游等優勢產業,加快“六次產業”融合。
據介紹,大貴口村現代都市農業以錯季果樹採摘為主。目前,全村共有溫室303個、草莓棚189個、蔬菜棚105個、農家樂27家。2022年,大貴口村共接待游客9.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6370萬元。
“草莓剛熟,就有很多游客前來體驗採摘樂趣。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們村考察時強調‘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全村人精心打造了‘山谷系列’休閑採摘、高端民宿、游客中心等系列品牌。”大貴口村草莓種植戶於桂榮說。(任英文 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