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河北
河北
河北保定:革命老區阜平邁向綠色發展
發布時間:2024-07-02 09:43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7-02

  “七一”前後,位於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城南庄的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迎來客流高峰,館內的講解員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

  阜平是一片紅色熱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阜平作為晉察冀首府,是晉察冀紅色文化的發源地和承載地,遺存的眾多紅色遺址成為生動的黨史課堂。

  “幾經風雨更懂得,跟著共產黨才有新中國。”大屏幕上孩子們的歌聲讓在座的觀眾淚流滿面……這是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新推出的音樂黨史課——《模范根據地》的活動現場。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宣教科科長周慧敏介紹,相較於傳統的黨課,音樂黨史課互動性強,觀眾沉浸式感受革命先輩舍生忘死,更能入腦入心。

  阜平素有“模范抗日根據地的模范縣”之稱,在戰爭年代,這裡村村是堡壘,人人是戰士。在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周邊,馬蘭、花山、南灣等多個自然村都有豐厚的紅色遺址。花山村現存有毛主席故居,馬蘭村現存有《晉察冀日報》社舊址,花溝掌村現存有《晉察冀畫報》社舊址等。

  革命老區生態環境好,依托紅色資源,大力發展農業觀光和採摘游,鄉村旅游發展越來越紅火,農文旅產業的融入對區域經濟帶動作用日益凸顯。大岸底的蔬菜、高阜口的黃桃、陳家溝的櫻桃等成了“俏貨”﹔花山村以“花山鄉情”為主線,建成了花山食堂、花山書院以及精品民宿,廣受游客歡迎﹔紅色馬蘭,因“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登上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舞台,又多了“音樂馬蘭”這張響亮的名片﹔店房村被打造成國防小鎮,國防教育、軍旅體驗、研學游成為招牌……因地制宜的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為阜平紅色旅游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按照‘公司+產業+農戶’模式,村民變成股份持有者、房屋出租者、業態經營者等,駝灣村、顧家台村的鄉村旅游迎來蓬勃發展。”顧家台駱駝灣旅游度假區負責人齊劍介紹,目前,兩地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黨團學群體5萬人次。隨著餐飲、農家樂、精品民宿、研學游等旅游業態日益豐富,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紅色旅游是阜平的發展底色,如何將紅色游和生態游相結合,助力阜平旅游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第三屆保定市旅發大會設計了兩條300多公裡的觀摩線路,串聯了阜平、曲陽等縣域經典旅游目的地﹔2021年,阜平以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和駱駝灣村、顧家台村為核心,打造了“歷史紅”“傳承紅”“時代紅”3條黨史學習教育實踐課堂線路……如今,隨著大道梨花節、黑崖溝冰雪節、馬蘭音樂會等多個品牌節會的知名度越來越響亮,阜平紅色旅游再上新台階。

  “多業態融合發展成為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新引擎。”阜平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劉文紅表示,以紅色旅游資源為基底,阜平不斷優化紅色旅游產品供給,在厚植紅色文化基因中,不斷拓展生態旅游、休閑康養等業態,在“紅”“綠”底色上成就文旅之美,全方位展現阜平魅力。(范海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