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為強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湖北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提出了“統一領導,准確定位,主動作為,配合推動,積極落實,形成合力”的思路和10條措施。
一、 進一步提高認識,搶抓文化產業發展新機遇
充分認識文化產業在促轉型、優結構、強實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信息化催生“互聯網”+新業態,“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穩步推進,文化消費日趨旺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開展,為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有利條件。文化部門要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機遇意識,認真貫徹鴻忠書記在會上提出的“搶抓機遇,正視差距,加大力度,奮起直追”的要求,把文化產業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緊扣文化部門所負責的文化產業領域,加大工作力度,傾斜工作力量,努力提高在推動全省文化產業發展上的貢獻度。
二、 進一步准確定位,突出文化部門的工作重點
在湖北省委宣傳部的統一領導下,准確定位,主動作為,抓好湖北省文化廳職能范圍內的文化產業工作。根據《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相關口徑,湖北省文化廳管理指導的產業門類主要包括演藝業、動漫業、游戲業、娛樂業、文化旅游業、藝術品業、工藝美術業、文化會展業、創意設計業、網絡文化業、數字文化服務業11類。省文化廳將就上述11個門類開展調研,結合湖北省實際,確定若干個重點優勢門類,加快發展,強力推進,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進而帶動各門類文化產業發展。
三、 進一步明確目標,謀劃好“十三五”發展規劃
依據 《湖北省“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細化湖北省文化廳“十三五”期間文化產業發展目標和措施,強化問題導向,突出重點領域,力求目標積極、任務明確、措施實在、辦法管用。 要提高所管轄文化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力爭把文化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力爭建成2-3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試驗)園區,20個以上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30個以上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50個以上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打造若干個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和一批大型文化企業。
四、 進一步壯大主體,做強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
努力提升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建設水平,突破性地發展市場主體。依托現有各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謀劃一批優勢項目,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擴大市場主體規模,做大增量。把一批真抓實干、成長性好的文化企業納入到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名錄給予扶持﹔使用好專項扶持資金,採用獎勵、補助和貼息等方式,對優秀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予以扶持,撬動金融資金助推文化產業發展﹔開展文化產業園區、基地提升戰略培訓﹔提升園區、基地的服務功能,增強園區、基地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輻射力。
五、 進一步培育市場,擴大城鄉居民文化消費
文化部、財政部已將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列為文化部拉動城鄉居民文化消費中部試點。湖北省文化廳已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試點項目工作組,課題研究單位武漢大學已制定了研究方案,武昌區開展了項目落地的銜接工作。文化部在武漢召開了文化部財政部拉動城鄉居民文化消費試點項目工作布置會,為順利完成該試點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廳將通過實施該項工作,積極打通文化事業、文化產業邊界,探索建立擴大文化消費的長效機制,培育文化消費增長點,促進文化企業創新創造能力,提升文化產品與服務的有效供給,順應網絡文化消費新趨勢,探索網上文化體驗和消費,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六、 進一步搭建平台,打造文化產業活動品牌
搭建文化產業活動平台,激發產業活力。湖北省文化廳將集中辦好中國湖北文化藝術品博覽會、湖北省大學生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和湖北省電子競技大賽等活動。通過舉辦中國湖北文化藝術品博覽會,充分挖掘我省文化藝術品市場的巨大潛力,繁榮我省乃至中部地區藝術品市場。該展會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范圍最廣、藝術品位最高的藝術品交易展會,文化產業信息交流、產品交易和項目合作的重要平台。繼續與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旅游局共同舉辦好湖北省大學生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為青年學子施展創意才華提供舞台,推動“草根創業”。抓好湖北省電子競技大賽,促進我省游戲產業的發展。
七、 進一步挖掘資源,提升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水平
立足特色,因地制宜,大力推動各地特色文化產業發展。貫徹落實《文化部、財政部關於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精神,以特色為立身之本,加強創意轉化,科技提升和市場運作,主動與文化遺產保護、旅游等相融合,走特色發展之路。繼續開展特色文化之鄉創建,實施 “一縣一品”工程,培育特色文化項目,發展特色文化旅游,舉辦特色文化節慶活動,組織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展示湖北文化獨特魅力,學習國外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的先進經驗。對重點特色文化產品、優秀文化旅游演藝節目給予扶持,抓緊實施重大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建設項目。
八、 進一步拓寬視野,促進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
圍繞“互聯網+文化”大力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依托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4G網絡、3D打印等科技成果,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支持武漢市打造中國設計創意之城,加快武漢東湖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與武昌長江文化創意設計產業園發展。通過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傳播、消費的數字化、網絡化進程,強化文化對信息產業的內容支撐、創意和設計提升,加快培育雙向深度融合的新型業態,催生創意設計、內容服務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群。
九、進一步優化服務,創造產業發展優良環境
樹立“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理念,積極落實好已有的各項文化經濟政策,為文化企業在財政、稅收、金融、出口、土地、社保等方面,爭取到更多的政策扶持。積極落實好省文化廳與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省財政廳《關於深入推進湖北省文化金融合作的實施意見》,適時組織開展銀企對接活動,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貸款難、擔保難、結算難”等瓶頸問題。加大文化市場監管力度,保護知識產權,為文化產業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九、 進一步重視人才,培養造就高素質產業隊伍
培養文化產業人才,實施人才興文戰略,尤其著力加強領軍人物和各類專門人才的培養。與高等院校加強合作,共建研究、培訓基地,有針對性地深入開展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培養懂文化、善創意、會經營的高端復合型人才和各類操作型、技能型、實用型人才。在職稱評定、分配激勵、評優表彰等方面,鼓勵和支持優秀拔尖人才脫穎而出。吸引優秀人才進入文化產業領域,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來源:湖北省文化廳)
上一篇: 第二屆湖北藝術節開幕 |
下一篇: 第六屆湖北省楚劇藝術節開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