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洪水的逐步消退,湖北省文化廳黨組主動作為、綜合施策,全省文化系統不等不靠、積極恢復,在抓緊文化場館、設施恢復工作的同時,組織全省專業藝術院團深入救災一線開展慰問演出活動,持續鼓勵抗洪官兵取得救災最後勝利,鼓舞受災群眾堅定信心、提振精神,凝聚災後重建的強大力量。
文化場館恢復開放,振奮群眾精神狀態。廳黨組先後3次召開專題會議,圍繞文化文物場館恢復開放、經費保障等進行研究,多次選派文化、文物方面的專家赴重災區指導﹔協調省圖書館、省群藝館等省級文化場館與受災縣區文化場館點對點幫扶,籌集救災專項資金,扶持受災文化場館重置設備、補購文獻。目前,全省所有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96%以上的文化站已能正常開放﹔所有專業劇場均可安排演出。學生們到圖書館閱讀過暑假,業余文藝團隊到文化館排練、表演,群眾的情緒得到調節、心靈得到撫慰、民心得以安定,精神狀態得到振奮,重拾生活的希望。
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凝聚百姓精神力量。省文化廳會同省演藝集團組織經典民族歌劇《洪湖赤衛隊》赴武漢市江夏區武警水電第七支隊展演,組織武漢說唱團曲藝專場進入武警孝感支隊防汛現場,組織專場文藝節目赴應城市,開展系列慰問演出活動,受到官兵熱烈歡迎。各地以當地專業文藝院團為主要演出力量,精心策劃50余場主題性慰問演出,通過戲曲、曲藝等形式,深入安置點為抗洪官兵和受災百姓展演。鄂州市舉辦“情系鄂州﹒大愛無疆”主題文藝演出,黃岡市黃梅縣黃梅戲劇院舉辦“風雨同舟、魚水情深”黃梅戲專場演出,荊門、咸寧、武穴、宜昌、恩施、漢川等地分別組織軍民和諧主題演出,慰問人民子弟兵,謳歌心手相連、同舟共濟的大愛精神。武漢楚劇院與武漢市江夏區文體局聯合組織慰問受災群眾專場演出,演繹楚劇經典折子戲《楊絆討親》《送香茶》,博得觀眾陣陣掌聲。武漢、襄陽、紅安等地文藝工作者開展文藝演出慰問抗洪軍民,紓解群眾心情,充實百姓生活,用積極向上的藝術作品,引導、凝聚百姓堅定重建家園的信心,以昂揚的斗志和飽滿的熱情投身災後重建,彰顯了文化的獨特力量。(來源:湖北省文化廳)
上一篇: 《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11月1日正式實施 |
下一篇: 湖北十堰首屆群眾文藝展演季開幕式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