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湖北
湖北
湖北:文化潤澤千家萬戶
發布時間:2025-11-14 09:35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11-14

  金秋時節的湖北,層林盡染間滿是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鮮活氣息。舞劇《樂和長歌》、楚劇《田耕牛本傳》、歌曲《世界贈予我的》摘得3項文華獎載譽歸來﹔湖北省博物館裡“穿越青銅紀”VR體驗項目前排起長隊,游客戴上設備“親歷”戰國鑄劍場景﹔湖北省“聚力建支點 引領新風尚”廣場舞展演舞出新風尚﹔武漢黃鶴樓前,游客舉著手機、相機定格“黃鶴樓映金秋”的景致……

  “湖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紅色資源豐富,要在加強文化資源保護和推動文化創新發展上擔當使命。”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殷殷囑托。一年來,湖北牢記囑托,書寫了一份文化事業繁榮興盛、文旅產業量質齊升的亮眼答卷。

  作為長江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湖北承載著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一年來,湖北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上雙向發力,向世界講述長江文明的厚重多彩和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我們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湖北段)建設為引領,推進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和‘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加強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建設。”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克克介紹,盤龍城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挂牌成立,武陵山區(鄂西南)成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填補湖北空白,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的“技術創新突破難點堵點 讓有機質文物重獲新生”獲評全國“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十佳案例”。

  此外,湖北堅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示文化遺產魅力,各博物館一年來舉辦展覽1300余場,接待觀眾超5000萬人次。湖北省博物館“穿越青銅紀”VR體驗、屈家嶺遺址博物館“夜游幻境”燈光秀等,更是成為吸引游客的“引流王牌”。

  山西的鼓點擂響粗獷豪情,江西的採蓮舞訴說紅色記憶,湖北的薅草鑼鼓唱響田園新聲……11月7日,2025年湖北省“聚力建支點 引領新風尚”廣場舞展演暨中部六省廣場舞交流活動在湖北黃石啟動。除主會場展演外,還設置了“文藝團隊進景區快閃”“文藝賦美基層惠民演出”及“四季村晚”等系列聯動活動。來自黃石的觀眾陳女士說:“既能欣賞到六省不同的文化特色,又能參加市集活動,這樣的文化活動特別有意義。”

  文化惠民工程直抵百姓心坎,繪就幸福生活的溫暖底色。據介紹,今年以來,湖北省文旅系統扶持100支基層文藝團隊,開展“四季村晚”、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等惠民活動超萬場,線上線下惠及群眾逾1億人次,讓文化潤澤千家萬戶。

  今年,湖北在文旅品牌建設上精准發力,重點構建“520100”景區品牌矩陣——以黃鶴樓、武當山、長江三峽、神農架、恩施大峽谷為核心引領,同步聯動創建20家5A級旅游景區與100家精品景區,推動景區品質全面升級。在空間布局與線路打造上,湖北進一步整合文旅資源,聚力打造“神武峽”“赤黃紅”兩大文旅主軸,形成集聚發展的文旅產業帶。

  為推動品牌線路落地見效,今年9月,湖北舉辦了知音湖北﹒2025全球旅行商大會,吸引了來自41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旅行商以及各界代表共600余人參加。大會期間,200多位國際旅行商代表與文旅達人,開啟“神武峽”核心區域的深度踩線之旅,用腳步丈量湖北的山水之美,用鏡頭記錄荊楚的人文之韻。法國國際旅游聯合會主席埃裡克﹒杜呂克表示,計劃將“神武峽”線路列入歐洲高端生態游線路,激發歐洲游客前往湖北旅游的熱情。

  湖北文旅強勁的發展勢頭在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得到印證。8天時間,全省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2036.34萬人次,較2024年同比增長12.9%,星級飯店平均出租率69.7%,較2024年同比增長6.5個百分點。

  以山水為筆,以文化為墨,湖北正朝著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標自信邁進。近年來,湖北旅游綜合收入連續跨越7000億元、8000億元、9000億元“三大台階”,預計今年可以突破萬億元大關。(瞿祥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