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黑龍江
黑龍江
黑龍江:提升文旅融合含新量含金量含綠量
發布時間:2021-01-18 10:27 來源: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 2021-01-18
  黑龍江省是我國最負盛名的冰雪旅游勝地,據2020年1月發布的《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顯示,黑龍江省冰雪旅游呈現15%左右的快速增長。冰雪旅游發展的核心是冰雪旅游產品,黑龍江省以哈爾濱大世界、亞布力、中國雪鄉、北極村為代表的老牌旅游目的地招牌依舊閃亮,五大連池冬捕節,遜克霧凇觀賞節和伊春雪地馬拉鬆等新型冬季旅游產品為黑龍江省冰雪旅游再增看點。
  冰雪旅游產品文旅融合導向日益凸顯,但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文旅融合業態整體開發質量不高,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力度、廣度、深度等“化學融合”尚未全面實現的問題。這與文化和旅游業態的創新性和引領性不足、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深入,對文化、時尚等相關資源開發力度不夠、融合不高等問題密切相關。因此,以區域冰雪文化為切入點,依托黑龍江省現有冰雪旅游資源,打造差異化的冰雪旅游產品,對於推進文化和旅游的快速融合,實現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的高質量發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提升含新量,引領國際國內冰雪文化的發展潮流
  黑龍江冰雪旅游產業經過20余年的發展,形成了冰雪大世界、雪博會、萬達冰雪樂園、伏爾加庄園和兆麟公園冰燈游園會等冰雪旅游主題公園。冰雪旅游主題公園要發揮引領作用,首先要有文化和觀念的創新,堅持“以人為本”,多設計一些體驗性強和參與度高的項目。冰雪大世界與王者榮耀合作,將外部IP與冰雪文化相融合,發展粉絲經濟,促進二次消費,是冰雪文化時尚化的典范,值得各冰雪主題公園借鑒學習。
  其次要加強冰雪科技創新,打造多媒體傳播平台。以冰雪大世界為例,冰雪大世界官網的介紹和宣傳是非常優秀的,但是游客普遍依賴微博、微信、抖音和小紅書等APP獲取信息,這就導致了游客不了解冰雪大世界每年主題的變化,影響了游客的重游率。因此未來要注重冰雪IP核心要素的打造,與冰雪大省電視台,全國網媒,以及自媒體等建立深刻的合作,向全國游客推送龍江的冰雪旅游資源。此外冰雪旅游主題公園可以借鑒迪士尼等主題公園的發展模式,創設特色主題,發展周邊產品,提高旅游紀念品的文化和藝術水准。未來冰雪旅游主題公園可創設白雪公主、冰雪奇緣、未來世界、健康城市等特色主題,謀劃制作冰雪王者等優良影視作品,設計精品化、高端化、具有龍江冰雪風韻的旅游紀念品,使之成為無法復制、經久不衰的冰雪藝術殿堂,引領國際國內冰雪文化的發展潮流。
  提升含金量,讓冰雪文化走入“尋常百姓家”
  景觀之上是生活,冰雪旅游要向上的奧運,更要下沉的市場,當且僅當冰雪融入城市和鄉村,也融入主客共享的日常生活,冰雪旅游才是時代的,也是人民的。隻有當冰雪文化走入“尋常百姓家”,才能助力繁榮冰雪旅游下沉的市場。例如,哈爾濱市在四個月的冰雪季裡,為市民和游客精心准備了523場中外音樂會、歌劇、兒童劇、芭蕾舞劇等高雅藝術,更有民眾喜聞樂見的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項目。此外,積極開發都市冰雪產品,設計冰雪路線和街區,如鬆花江冰雪風光和冰雪藝術精品線,運糧河金源文化冰雪線,馬家溝冰雪娛樂線和阿什河冰雪風光和冰雪運動線等。將冰雪旅游產品與傳統民俗文化相結合。東北有豐富的節日習俗,如掃塵、貼春聯、剪窗花,又有二人轉、扭秧歌等特色民俗文化,還有酸菜餃子、凍梨、鍋包肉等特色飲食,這些都是寶貴的旅游資源。大型冰雪旅游景區可以嘗試設立民俗體驗區,向游客展示黑龍江豐厚的民俗文化底蘊。
  提升含綠量,放大綠色發展優勢
  城鎮鄉村冰雪旅游的發展可以依托自身的資源稟賦,如山地、平原、森林、極地等,依據不同地域文化特點,形成景色各異的冰雪特色小鎮。大興安嶺漠河北極村、塔河和呼瑪等地可以按照北極圈的民俗文化特點規劃建設極地冰雪體驗區,以大興安嶺的漁獵和游牧文化相結合的文化類型為基調,建設北方民族古老式滑雪場和冰雪運動場,充分體現北方民族文化內涵的冰雪游戲項目。
  此外,還應積極謀劃將特色歷史文化精神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冰雪旅游資源相融合,打造富有龍江風格的文化和旅游系列產品。深入挖掘“金源文化”“滿族文化”“邊疆文化”“東北抗聯文化”“北大荒文化”等具有龍江風格和氣派的特色歷史文化和精神,圍繞食、住、行、游、購、娛的旅游六要素,開發紅色冰雪旅游和民俗冰雪旅游等產品。黑龍江省還擁有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滿族刺繡,剪紙,魚皮畫制作,麥秸剪貼,樺樹皮制作等非遺項目,具有極高的文化、觀賞和體驗價值。政府應著力調動社會和市場力量,通過切實可行的市場運作方式,打造兼具龍江特色,審美情趣和現代感的冰雪旅游紀念品,解決冰雪旅游紀念品類少、地方特色不濃郁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