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黑龍江
黑龍江
黑龍江:非遺走出“家門” 走向世界
發布時間:2025-08-12 10:15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李曉霞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8-12

  近日,黑龍江省級非遺項目北安木雕代表性傳承人李寶峰帶著《花開富貴》《連年有余》等上百件非遺作品走進在黑龍江省黑河市舉辦的中俄文化大集,既有了收入,又提升了北安木雕的美譽度。

  這是黑龍江省眾多非遺項目積極探索“走出去”的一個縮影。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李慶江說,黑龍江始終鼓勵和支持非遺走出“家門”,走向更為廣闊的舞台展示,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近年來,黑龍江省積極搭建省內非遺展示平台,推出了黑龍江省冰雪非遺節、龍江非遺市集等非遺展示項目。佳木斯杏花節、綏化市春服(福)主題活動、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那達慕大會等節慶活動,把非遺列為重要展示項目,使得眾多新穎獨特的非遺產品大放異彩。在黑龍江省非遺展示中心,上百個系列上千種非遺產品每天迎來大量游客,成為游客熱門打卡地。

  2月7日至14日,在哈爾濱市舉辦的2025年哈爾濱第九屆亞冬會為黑龍江的非遺作品提供了難得的展示機會,秋林糖果、青牛葫蘆、木雕、麥秸畫等因文化內涵豐富、大眾認可度高而受到國內外游客的熱捧。

  5月19日,第三十四屆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在哈爾濱市舉辦。牡丹江、佳木斯、齊齊哈爾等地市展區都設有非遺展台。哈爾濱的麥秸畫、大慶的油陶、鶴崗的葫蘆畫等非遺作品因做工精湛、內涵豐富、故事性強,受到廣大游客青睞。來自浙江省杭州市的游客方先生說,從這些非遺作品中能夠感受到黑龍江深厚的文化底蘊。

  “打鐵還需自身硬,黑龍江省的非遺項目都把作品質量作為市場敲門磚,在生產制作上精益求精,讓消費者滿意、放心。”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一級調研員劉晨樂說。

  近年來,黑龍江各地舉辦了剪紙、陶瓷、農民畫等非遺項目培訓班,以及創意大賽、非遺技能交流會等提升非遺技能的文化活動,使得勃利黑陶、綏棱彩陶、塔河樺樹皮畫等非遺作品發揮了強大的引客作用。

  黑龍江除了在省內全力營造非遺展示氛圍,還積極向省外延伸。在5月22日至26日舉辦的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黑龍江展區專門設計了創意非遺區域,將非遺紋樣融入現代剪裁的滿族旗袍、以石油工業為靈感重塑陶藝形態的大慶油陶等凸顯黑龍江技藝傳承、文創工藝的一系列非遺類文創產品,受到游客歡迎。大興安嶺地區版畫家孟憲閣現場展示版畫制作技藝,邀請游客上手體驗,創作專屬版畫作品。

  黑龍江每年都組織非遺傳承人帶著精美的非遺作品走進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武漢)文化旅游博覽會、北京國際文旅消費博覽會、海峽旅游博覽會等展會,展示產品、簽訂訂單、開展交流、學習經驗,使得非遺傳承人開闊了視野、提升了站位、看到了不足、補齊了短板。

  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黑龍江把豐富的非遺資源推向國際市場,每年都組織優質非遺項目到世界各地展覽展銷,收獲頗豐。國家級非遺項目滿族刺繡(克東滿繡)代表性傳承人劉雅梅,帶著克東滿繡到英國、俄羅斯、捷克、斯裡蘭卡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展示,收獲了大量粉絲。“看到各國民眾體驗、購買克東滿繡,感覺特別自豪。”劉雅梅說。

  值得一提的是,黑龍江的滿繡非遺項目品類豐富,林口蠶翼繡、北安烏魚繡、寧古塔繡等六大繡品將傳統與時尚相融合,推出商務系列、家具系列、服飾系列、旗袍系列等幾十款系列滿繡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展會,讓非遺技藝煥發出新光彩。

  黑龍江在推動非遺線下走出“家門”的同時,還積極引導非遺企業進行線上展銷。國家級非遺項目滿族刺繡(滿族刺繡渤海靺鞨繡)代表性傳承人、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渤海靺鞨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艷玲與員工蔣麗娜、王彥霞多年在短視頻平台推介非遺,收獲了俄羅斯、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大批粉絲。

  為了讓非遺項目得到有效傳承,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走進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大學等省內高校,以及大連工業大學等多所省外高校,開展非遺講座等活動,成功“圈粉”。

  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盛任說,黑龍江還將圍繞非遺“走四方”持續發力,在進行國內展覽展示的同時,還將目光聚焦國外,通過線上、線下結合,讓更多國外朋友了解龍江非遺、愛上龍江非遺。(張建友)

北安木雕走進中俄文化大集

上一篇:
下一篇: “幸福滿龍江”可觀可品可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