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河南
河南
“秀場”+“賽事”——非遺在學校扎了根
發布時間:2019-12-25 10:54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9-12-25

  12月13日,隨著惠濟橋獅舞走進鄭州市第一零六中學,河南省鄭州市全年56場“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畫上了句點。

  12月11日,在鄭州金融學校的演出中,模彷蛤蟆、蠍子、蛇等各種動物的少林功夫吸引了學生的興趣。隨後,鄭州市藝術創作研究院戲劇專家琚潔為學生講解了傳統戲曲發展演變的歷史以及不同行當的角色特點等戲曲知識。鄭州市曲劇團演員通過折子戲《卷席筒》《岳母刺字》《梳妝》《小良探親》《麻風女》向學生們展示了戲曲的基本功法﹔鄭州市非遺保護中心帶來的惠濟橋獅舞、萇家拳、嗩吶、少林功夫展示了非遺項目的獨特魅力。

  在“戲曲進校園”基礎上,從2018年起,鄭州將更多非遺項目送進校園,以別出心裁開展的互動性“秀場”,讓傳統文化走進孩子心裡。

  大型非遺項目如惠濟橋獅舞,在以前被認為不適合在校園演出,2019年鄭州市“傳統文化進校園”做了新的嘗試。

  鄭州市第一零二中學因演出場地及舞台高度限制,鄭州市非遺中心工作人員積極和學校、劇團負責人協調,並與惠濟橋獅舞、太極拳表演等項目負責人溝通,臨時調整演出方案,獅舞以台下表演為主,可以利用觀眾兩側和中間通道做些高難度動作。

  獅舞演員一出場,立馬引起了全場的沸騰。隨著獅子在學生身邊的舞動,觀眾席上不斷爆發出尖叫聲、呼喊聲、鼓掌聲。舞獅經過身邊,大家都不由自主地伸手摸獅子,口中嘖嘖稱嘆,老師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錄像。

  除了進校園演出,2019年初,鄭州市還結合當地戲曲資源豐富、學生戲曲素養較高的情況,推出精品戲曲演出季、“全家總動員”戲曲親子秀等戲曲活動,激發孩子興趣的同時,也將普及對象從學生延伸向家庭和社會,鼓勵和倡導家長與孩子一起了解傳統文化﹔通過“我和戲曲結個緣”作文大賽、“我和戲曲結個緣”夏令營,戲曲名家為這些有基礎、有興趣的孩子精心設計了教育課程,開展一對一的輔導﹔在廣泛普及的基礎上,適時舉辦學生戲曲大賽、戲曲名段選拔賽,發現了一批具有戲曲天賦的好苗子。

  記者採訪了解到,剛開始一些學校怕耽誤孩子們學習,對“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並不十分熱衷。通過3年來的扎實推進,很多學校改變了以往看法,紛紛與戲曲藝術名家、文藝院團“結對子”,開展戲曲知識通識讀本編寫、學校音樂教師戲曲培訓等工作﹔不少學校紛紛要求,讓“傳統文化進校園”變成長期固定的課堂。

  全市中小學生每學年免費欣賞一場優秀戲曲、非遺演出和一堂戲曲知識講座,如今成了鄭州市的目標。一系列數據也成為鄭州市“傳統文化進校園”成果的縮影:受益學生30多萬人﹔“學生戲曲大賽”海選階段吸引87所學校800余名學生報名,決賽直播觀看人數達2.8萬﹔“精品劇目演出季”一個暑假上演5個劇目10場戲,累計觀看人數逾萬﹔“全家總動員”戲曲親子秀吸引選手400余人,48個家庭獲獎,近萬人觀看﹔“我和戲曲結個緣”作文大賽,收到作品5.8萬多篇,網絡總閱讀數2067506,總投票數1783402﹔“戲曲名段動漫視頻”在米學網上展播僅半個月總點擊量達到40萬,觀看人數約20萬。

  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普及了戲曲和非遺知識,提高了青少年的藝術鑒賞能力,讓戲曲文化真正在孩子心裡生根發芽,大大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及文化自信。(陳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