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河南
河南
“科技+”“創意+”讓傳統文化破圈而出
發布時間:2019-12-25 10:5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9-12-25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促進優秀傳統文化題材數字文化產品創作生產,12月9日至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主辦、中國動漫集團承辦的2019數字文化產業研修班(優秀傳統文化題材創作方向)在河南開封舉行。

  為期5天的課程包含數字文化產業政策解讀、傳統文化數字化構建與發展、戲劇與動漫電影創作、數字敦煌的構建傳承、文化遺產數字化演繹以及清明上河園、鄭州黃河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現場教學等內容,涵蓋了數字文化產業的方方面面,學員從中收獲了啟發和創意。

  數字手段講好黃河故事

  今年7月,河南省政府印發《2019年河南省數字經濟工作要點》,提出要加快旅游“雲、網、端”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數字創意、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等。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周耀霞表示,近年來,河南積極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促進文化創意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其中,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騰訊公司舉辦的2019“牡丹獎”全球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就是以數字創意手段挖掘中原華夏文明之美。

  河南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如何能讓游客感受到河南的歷史文化,並將其以數字化的形式記錄下來、傳播開來,是互聯網平台馬蜂窩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們希望通過‘印記計劃’將河南優秀傳統文化以數字化形式展現給全球用戶,尤其是年輕人。”馬蜂窩旅游網國內目的地營銷中心北方區域負責人蘇彤說。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教授苗長虹生動的現場授課展現了仰韶文化的考古成果,其中部族的生活環境、器具用品等圖表資料讓學員對黃河文明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通過研修班高密度的課堂學習,我對黃河文化的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積累了精神養料和創作素材。”南通天泰動畫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立衍說。

  創意讓傳統文化破圈而出

  古老厚重的中華文化,豐富多彩的中國元素,有了科技手段的加持,不僅能呈現其外在形式,更要展現其思想精髓。“互聯網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了解傳統文化的機會,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也超過了我們的想象。隻有充分利用最新的傳播方式,讓傳統文化重回年輕人的視線,才能使傳統文化活起來、火起來。每一個鮮活故事都有機會成為一個IP,都有機會和年輕人溝通。”天津神界漫畫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俞灩琦說。

  摩點作為文創眾籌領域的先行者,近年來在文創領域打造了多個爆款產品,將文化輸出的受眾鎖定在了某一核心用戶群。其中,受到網友追捧的《迷宮如意琳琅圖集》就是對故宮文化的全新展現。“文化產品要找准核心用戶,通過核心用戶群向外傳播,真正達到破圈的目的。”北京摩點會想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商務經理方正說。

  開封清明上河園裡,河南本土文創品牌“豫游紀”推出的伴手禮以“祈福文化”為核心,融合開封歷史文化元素,顯得年輕又時尚。但廣西柳州市彩雲苗藝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韋旭陽旁觀了許久後告訴記者:“我發現隔壁的特產美食店人流遠高於文創伴手禮店。景區文創產品可以將文化與土特產融合,通過聯名或者代工的方式給游客更多的選擇。如果我們能賦予文創產品吃、喝、穿、玩、藏、送等功能,並融合紋樣、IP、插畫、語言等苗族元素,一定能打造出年輕時尚的民族潮品。”

  傳統文化插上科技翅膀

  在數字創意的路上,科技支撐尤為重要。2017年4月,文化部發布了《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發揮高新技術對內容創作、產品開發、模式創新的支撐作用,提高產品品質、豐富表現形式。

  近年來,喜馬拉雅在數字創意服務公共文化領域不斷創新,其推出的“有聲圖書館”以線下優質的背景設計與二維碼引導相結合,讓市民和游客通過手機掃碼即可收聽讀物。如今,“有聲圖書館”走進了圖書館、文化館、書店乃至農家書房、社區活動站等公共文化場所,增進了傳統文化傳播的有效性、實時性。喜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營銷策劃經理熊穎表示,無論是有聲導覽,還是景區電台,抑或是有聲圖書館、朗讀亭、有聲明信片等,不僅在內容上要充分滿足廣大游客對地方文旅信息的需求,在體驗上也要能滿足游客對便捷性、趣味性、易操作性和重分享性的需求。

  “書山曲海”項目旨在復原老濟南傳統文化。在“3D書山曲海”演播館,觀眾可以觀看數字化藝術資源,包括代表性藝術家的經典唱段視頻等﹔在“3D書山曲海”博物館,用戶可以欣賞各類藝術資源以及知名藝術家的珍貴老照片﹔在“3D書山曲海”傳承館,用戶可以欣賞各曲種劇種傳承人的紀錄片。山東御書房動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鬆鶴認為,這種以數字地圖與盛景動畫為依托建立主動交互式3D網站的形式,呈現出了動態化、多樣化的傳統文化展現形式。(連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