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河南
河南
河南開封:嵌入紅色基因 打造詩畫杞縣
發布時間:2024-07-02 09:41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7-02

  在河南省開封市杞縣,55處各類紅色革命遺址靜靜地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80余位革命人物的事跡在這裡傳頌。作為國務院批准的河南省首批14個一類“革命老區”之一,杞縣的紅色文化底蘊深厚。

  杞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楚丹丹介紹,近年來,杞縣對紅色旅游的發展高度重視,投入大量資金用於革命遺址的保護和修繕,並積極推動文旅產業融合,宗店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宗店鄉以大院村、劉庄村為核心,打造豫東革命文化教育創作基地,依托紅色文化開發研學旅游,帶動生態農業、農產品加工等綠色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將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以紅促綠、紅綠結合”的革命老區鄉村振興之路。

  炎炎夏日,走進大院村和劉庄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格外引人注目的紅色革命紀念館。紀念館院內,槍械、靶子、沙袋、炮台等模具排列整齊,就像一個小型練兵場,靜靜等待著人們的探尋。

  “一踏入這裡,我就彷佛穿越回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能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輩的英勇無畏。孩子在這裡也很受教育。”來自鄭州的游客李先生說。

  劉庄村的村委委員陳秋英回憶過去,感慨萬千:“曾經,村子破舊不堪,大家的日子過得平淡無奇。隨著紅色旅游的興起,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按照豫東革命文化研學教育基地建設規劃,劉庄村大力實施硬化、綠化、亮化、淨化、美化工程,鄉村空間布局與周邊自然環境完美融合。石碾、石磨、青磚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材料,讓道路、庭院充滿了豫東革命老區的獨特韻味。

  公共廁所、小花園、小廣場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村裡的街道干淨整潔,文化廣場上充滿了歡聲笑語。

  按照“村民自治、全民參與、企業跟進、村委牽頭運營”的模式,劉庄村深挖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以革命老區虎背崗自然村為基點,集中展示豫東地區革命歷史中的重要組織、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大力弘揚革命文化,打造革命歷史和革命文化教育展示平台。

  此外,2022年以來,宗店鄉圍繞豫東革命根據地,深挖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塑造“行走杞縣﹒重溫紅色文化”品牌,構建3個課程主題系列,創設15個研學課程,形成“研學+旅游”“研學+文化”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增加互動體驗項目,滿足不同團隊的出游需求。同時,通過對老區群眾空置的舊房子加以裝修改造,使其成為別具一格的革命文化展室和研學場地。

  據開封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調研組統計,宗店鄉目前已有7個研學課程投入運營,其中,虎背崗豫東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年接待周邊參觀群眾56萬人次,吸引開封市區、周口、商丘等地800多家單位現場研學。

  隨著研學游的蓬勃發展,游客日益增多,村民紛紛抓住商機,做起了農家樂、民宿和農副產品經營,日子越過越紅火。

  不僅是宗店鄉,整個杞縣都在改變。邢口鎮邢北村村民每天都能在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豫東農民武裝起義舊址——虎邱寺附近悠然散步。如今,虎邱寺旁建成了紅色文化主題公園,道路兩旁的柳樹婀娜多姿,清明湖荷塘清澈見底,時有村民在塘邊悠閑垂釣,鄉村田園風光如詩如畫。

  傅集鎮安庄村也從一個普通的村落華麗轉身,變成了一處美麗的鄉村公園,綠樹成蔭,花香四溢。村民集思廣益,為每個街道起了富有特色的名字,展現該村的光輝歷史和幸福當下。

  在杞縣,紅色文化如同一條神奇的紐帶,將過去與現在緊密相連,它不僅讓人們銘記歷史,更成為促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張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