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河南
河南
奮力譜寫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河南篇章”
發布時間:2024-10-23 15:14 來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官網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官網 2024-10-23
  10月2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介紹河南省在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方面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關注的問題。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黃東升介紹,近年來,河南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重要論述精神,全面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堅持“高標准規劃、系統性保護、創新性發展”,奮力譜寫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河南篇章”。
  構建“1+1+N”體系,繪制規劃“一張圖”
  印發《河南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明確了“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核心區、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先行區、黃河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三大戰略定位。
  編制《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建設保護規劃》,構建了“一核三極引領、一廊九帶聯動、十大標識支撐”的總體布局,加快建設中華文明連綿不斷的探源地、實證地、體驗地。
  統籌編制印發《河南省黃河文物保護利用》《黃河流域(河南段)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河南省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規劃》等子規劃,形成了全方位、多領域的頂層設計體系。
  守護賡續歷史文脈,織就遺產“防護網”
  全面完成黃河文化資源普查,共梳理出7042處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947項省級以上非遺項目、488個重大文化遺產,建立了黃河文化遺產資源“數據庫”。
  先後建成開放殷墟、隋唐洛陽城等7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打造三門峽—洛陽—鄭州—開封—安陽沿黃世界級大遺址公園保護走廊。
  建成開放中國文字博物館二期、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二裡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殷墟博物館新館、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等,形成黃河文化博物館群落。
  認真履行黃河流域非遺保護傳承弘揚協同機制秘書處職能,牽頭推動太極拳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推出“黃河之禮﹒老家河南”非遺數字館,讓黃河非遺點亮“老家河南”。
  研究闡釋文化價值,筑牢民族“根和魂”
  推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核定編制500名,朝著世界一流考古機構奮力邁進。
  成立了夏文化研究中心,組建了黃河文化研究院、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研究院等,重點建設國家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等,加快構筑黃河文化研究高地。
  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著力突破“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鄭州雙槐樹、開封州橋遺址等相繼入選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河南入選總數達55項,在全國遙遙領先。
  成功舉辦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紀念大會、世界大河文明論壇,重磅推出豫劇現代戲《大河安瀾》,黃河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人民“幸福河”
  以“黃河魂﹒古都韻﹒中國情”為品牌形象,成立鄭汴洛文旅發展共同體,建設黃河古都群世界級文化旅游目的地。開展“黃河文化千裡研學之旅”,召開世界研學旅游大會,推出黃河文化研學旅行基地277個、課程437項,打造中小學生“讀懂中國”的大課堂。
  隻有河南﹒戲劇幻城、隋唐洛陽城、萬歲山﹒大宋武俠城、清明上河園等成為文旅融合打卡地,9個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55個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在黃河沿線成功創建。
  規劃建設總裡程約4810公裡的“黃河古都”一號旅游公路,其中主線1620公裡、支線1710公裡、聯絡線1480公裡,串聯起黃河沿線38處高熱度旅游區、46處中熱度旅游區,打造“快旅慢游深體驗”的黃河文化旅游廊道。
  “下一步,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歷史自覺、歷史主動,堅決扛穩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歷史責任,加快把黃河河南段建設成為連通古今的文脈河、近悅遠來的觀光河、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黃東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