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湖南
湖南
在湘西開啟文旅賦能鄉村振興新征程
發布時間:2023-06-07 09:05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3-06-07

  近日,文旅賦能之下的湖南湘西大美“村”光吸引了全國文旅界的目光。

  6月6日,全國文化和旅游賦能鄉村振興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開。與會人員現場走訪觀摩了湘西文化和旅游賦能鄉村振興的經驗做法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與此同時,會議為下一階段文旅賦能鄉村振興工作明確了任務目標,擘畫了嶄新藍圖。

  會議選址湘西寓意深遠

  作為全國范圍內召開的文化和旅游賦能鄉村振興工作現場會,本次會議緣何選址湘西?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准扶貧”。10年來,湘西人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擺脫貧困,圓夢小康,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當前,作為“精准扶貧”首倡地和新時代紅色地標的湘西,圍繞打造脫貧地區鄉村振興示范區的目標,立足資源稟賦,堅定不移走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之路。通過傳承紅色基因、喚醒沉睡資源、推動產業融合、強化景區帶動等多種路徑,因地制宜、各美其美的鄉村文化和旅游業態在湘西大地“百花齊放”,呈現出勃勃生機,越來越多的當地百姓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目前,湘西州擁有1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8項國家級非遺項目,4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78個中國傳統村落,1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家國家備案博物館、紀念館,共建成39個國家級旅游景區、96個鄉村旅游示范(重點)村、62個星級鄉村旅游區點,創建了一批國家級、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打造了一批世界級、國家級旅游品牌。2019年至2022年,湘西州共實施文旅重點項目143個,累計投入257.6億元,重點提質改造了矮寨奇觀景區,建設了鳳凰旅游觀光磁浮,開發了鳳仙境﹒森林溫泉藝術小鎮、裡耶八面山景區等文化旅游項目,推出了矮寨峽谷星空露營基地、湘西不夜城、十八洞村“地球倉”民宿等一批新產品、新業態。

  2022年,雖然受疫情影響,湘西州仍然接待游客375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50億元。今年一季度,湘西州接待游客1353.2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7.79億元,同比增長69.21%。

  為更好地發揮文化和旅游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相關政策精神,結合湘西實際推出的《湘西自治州推動文化和旅游賦能鄉村振興若干措施》於5月下旬印發。文件明確提出,要激發鄉村文旅創業就業活力,鼓勵鄉鎮村寨創品奪牌,加強非遺保護傳承,發展壯大市場經營主體,提振鄉村文旅消費,提升配套服務水平,加大財稅金融支持,保障項目用地等,將進一步助推湘西發力文旅興村。

  鄉村振興的“湘西樣板”廣受贊譽

  借此次會議契機,湘西州精心籌備,全方位、多角度講好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的湘西故事。會議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及業內人士現場考察了湘西鳳凰縣竹山村、菖蒲塘村,花垣縣十八洞村以及吉首市峽谷星空露營地、矮寨大橋,並在德夯苗寨體驗了湘西州非遺展示展演,觀看了5D苗境喜宴《德夯幻境》。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的“湘西樣板”受到廣泛贊譽。

  有著800多年建寨歷史的鳳凰縣麻沖鄉竹山村是苗族聚居村,被列入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和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以來,竹山村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群眾參與、共同富裕”的思路,建立“企業+村集體+農戶”模式,引導村民以民居、土地、山林、資金等作為股份注入專業合作社,實現盈利共享。在該村打造的沉浸式情景劇《竹山花開》中,體現了厚重的農耕文化,村民日常生活被“包裝”成旅游“場景”,村民成了“演員”,趕牛犁田、簸谷晒谷、舂碓稻谷、石磨豆花、紡紗織布、竹編工藝等農耕體驗成為游客打卡點贊的網紅項目。2022年,竹山村接待游客2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518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1820元增長到2022年的19800元﹔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35萬元。

  菖蒲塘村是一個以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村,也是遠近聞名的水果之鄉。10年來,該村走出了一條水果立村、科技興村、文旅強村的特色發展之路,通過農旅產業發展實現收入4300萬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6121元增加到2022年的30392元﹔村集體經濟由2013年的3萬元增加到2022年的650萬元。

  脫貧後的十八洞村立足新的起點,扎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實現了從深山苗寨到新時代紅色地標、從傳統村落到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華麗蝶變。該村圍繞紅色資源發展特色旅游,堅持原生態、鄉土味、民族性特點,在維持村庄原有風貌的基礎上改善基礎設施,最大限度保護了原生態的村庄風貌,促進了文旅深度融合。當前,全村范圍內正實施景區提質工程,開發人臉識別、旅行App、智能停車等多種智慧管理模式,建成精准扶貧展陳館、旅游廁所、電商服務站、特色產品店、游步道、標識標牌等旅游服務設施。十八洞﹒地球倉懸崖酒店項目已建成377米林間棧道、360°懸崖咖啡、多功能會議室等22棟住宿和配套設施。十八洞村的文化旅游發展已帶動300余家經營主體發展農家樂、特色民宿,輻射帶動周邊3萬人就業。

  在吉首矮寨奇觀景區,以景區發展聯動鄉村振興,通過直接就業、利益聯結等方式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成效顯著。當地因地制宜發展種植、養殖、苗繡、勞務、鄉村游、山泉水六大產業,支持景區內外村民發展酒店住宿、餐飲、農家樂等產業300余家,帶動3萬余名群眾增收﹔聚集24項國家級、50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起湘西苗繡、苗鼓展演等文化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引導周邊5個村寨成立人力資源公司,村民通過村集體人力資源公司到景區工作,景區88%的員工都是本土鄉親。

  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是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為全面展示當地文化生態保護成果,此次會議期間,一場匯聚了26項湘西特色非遺民俗的展示展演活動在德夯苗寨精彩上演。苗鼓齊鳴震撼迎賓,苗族民歌宛轉動聽,熱鬧的土家擺手舞感染力十足,扎染布、土陶、苗畫、苗繡等非遺產品一一呈現,多角度展示了湘西州非遺傳承、保護、利用成果,宣傳推廣了神秘的湘西文化,讓湘西非遺“活”起來、“走”出去。

  夜幕降臨,以德夯苗寨天然山水為舞台打造的沉浸式5D苗境喜宴《德夯幻境》把自然融入舞台細節中,美不勝收。演出創造性地將“演”與“宴”融合起來進行呈現,觀眾席被布置為長桌宴,觀眾一邊觀看演出,一邊品嘗原汁原味的湘西美食。

  文旅興鄉的“湘西經驗”可資借鑒

  本次會議上,湘西地區探索出的一系列文旅賦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好做法、好經驗得到充分肯定。

  在推動文旅賦能鄉村振興過程中,湘西州堅持紅色基因傳承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運用好革命時期和新時代兩種紅色資源,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創新“紅色旅游+”產品開發模式,打造了茨岩塘、甘露村等一批紅色文化旅游村鎮,改進豐富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貧陳列館,建設了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著力唱響鄉村紅色旅游品牌。

  湘西科學編制裡耶遺址、四方城等30處國保、省保單位整體性保護與利用規劃,頒布實施浦市古鎮、裡耶古鎮、老司城遺址等文物遺址保護條例,為文物保護提供了堅實法律和制度保障。深入挖掘和闡發文物遺址資源中蘊含的優秀傳統和精神價值,舉辦400多次文化展覽,講好“有意義、有意思”的生動故事,以文物大保護促進鄉村治理能力大提升。同時,推動非遺整體性保護、活態化傳承、生產性轉化,開發苗族銀飾、土家織錦等非遺產品,促使優秀文化遺產資源轉變為優質的致富能力,建成1個全國傳統工藝工作站、10個非遺就業車間,帶動就業13萬人次,以此喚醒沉睡的文化資源,有效賦能鄉村振興。

  圍繞打造國內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大力推進文旅、茶旅、農旅、體旅、工旅融合,湘西建成了吉首隘口萬畝黃金茶海、永順那咱萬畝獼猴桃園等一批觀光農業園區,推出“湘西有禮”系列產品,改造傳統民居3.7萬棟,打造鳳凰竹山鄉野民居、司馬茶居等1500余家特色民宿,龍山八面山、吉首矮寨等高端民宿集聚區初步形成,實現年營業總收入5.3億元。此外,該州還加快推進“以文興茶、以茶促旅、茶興民富”步伐,全州茶園面積位列全省第一,綜合產值突破80億元,帶動20余萬群眾增收致富,不斷放大“一業興帶動百業旺百姓富”的綜合效應。2022年,以文旅產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對全州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至75.2%,文旅產業已成為湘西發展的主導產業、鄉村振興的硬核支撐,產業融合發展成為賦能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為強化景區帶動文旅賦能鄉村振興,湘西州以A級景區打造為抓手,以景區提質升級為重點,加強景區周邊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及鄉村環境整治,強化“景區景點+村集體+村民利益”聯結,帶動周邊村寨、當地村民融入文旅產業、參與經營服務、實現致富增收。截至目前,已累計打造優質旅游品牌400余個,創建國家級旅游景區39家,培育年經營收入過千萬元的旅游骨干企業20多家,文旅產業鏈重點企業184家,市場經營主體6000多家,帶動50多萬人吃上“旅游飯”,過上新生活。

  文旅賦能鄉村振興新征程在湘西起航

  此次會議提出,當前,鄉村振興已經進入全面推進的新階段。繁榮鄉村文化、發展鄉村旅游,日益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重要動能。

  會議明確,要著眼煥新鄉村風貌,更好發揮文化建設培根鑄魂作用,堅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為鄉村振興“鑄魂”,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把文化元素融入美麗鄉村建設﹔要著眼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辦好積極、健康、向上的鄉村文化文藝活動,創作推出一批鄉村振興題材優秀作品﹔要著眼培育發展動能,促進文化產業和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發揮文化賦能優勢,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發揮旅游帶動作用,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要著眼傳承歷史文脈,加強鄉村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保護好利用好農業遺跡、傳統村落等鄉村文化遺產資源,提升農村非遺保護傳承水平。

  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召開的此次會議,將全面推進文化和旅游賦能鄉村振興,而湘西,也隨之成為文旅賦能鄉村振興新征程的起航地。

  作為會議舉辦地,湘西將發揮“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更加及時、快速、深入地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創新思維、扎實工作,不斷探索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的新經驗,爭取新成果。

  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湘西州委書記虢正貴表示:“我們將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認真貫徹本次會議精神,學習全國各地經驗,在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中努力打造‘湘西樣本’,讓首倡地這面旗幟始終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