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在一系列便利化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入境游熱度持續升高,其中湖南入境旅游發展亮點突出。
7月2日,湖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省口岸入出境外國人45萬余人次,同比增長2.8%,已連續兩年創同期歷史紀錄。入境外國旅客中,享受互免簽證、單方面免簽、24/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佔比90%,達20萬余人次,較2024年同期增長1.7倍﹔94%以上入境事由為觀光旅游。長沙航空口岸上半年出入境人員53萬余人次,同比增長9.8%,其中外國人佔比為40%。張家界航空口岸上半年出入境人員近25萬人次,同比增長1.6%,其中外國人近24萬人次,佔比達96%。
這些讓人欣喜的數據,展現了湖南入境游的新氣象、新亮點,與湖南的積極作為密切相關。今年年初,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等18部門聯合印發《促進湖南入境旅游發展的十二條措施》,積極促進湖南入境游的新發展。綜合湖南推動入境旅游的新舉措來看,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借鑒。
第一,打造旅游品牌。湖南積極打造“到張家界看奇秀山水、到長沙品都市休閑文化”入境旅游品牌和產品。建立張家界、長沙入境旅游聯席會議制度,促進兩市入境旅游市場共拓、線路共推、資源互換、信息共享、旅游驛站共建。充分發揮張家界旅游干線機場功能,建設中部地區入境旅游集散地。支持張家界武陵源—天門山旅游區創建世界級旅游景區、岳陽洞庭湖旅游度假區創建世界級旅游度假區、湖南博物院創建世界一流博物館,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世界級旅游品牌。構筑入境旅游“全省一盤棋”工作格局,用好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結合主要客源地需求實際,動態發布入境旅游精品線路,提升湖南文旅“五張名片”的國際影響力,打造湖南國際友好省份品牌形象。
第二,加強旅游推廣。圍繞主要國際直航城市、國際友好城市,持續開展“三湘四水 相約湖南”湖南文旅境外推廣活動。辦好中非經貿博覽會、湖南旅游發展大會、湖南國際文化旅游節等大型節會活動,組織邀請境外旅行商、媒體和海外博主等到湘踩線考察。強化“合力營銷”,充分利用多種渠道開展旅游推廣活動。鼓勵和引導相關單位和媒體開設運營海外社交平台賬號、優化升級外文宣推網站,培育一批海外文旅推薦官和“網絡大V”。
第三,優化系列服務。一是簽證服務。對符合互免簽證、單方面免簽、240小時過境免簽等各類政策入境來湘的外籍人員進行分類施策、精准服務,提升通關效率。優化口岸簽證辦理手續,2025年起,實現符合條件的入境團隊旅游簽證2人即可成團,張家界、長沙備案旅行社實現兩地互通互認。二是中轉服務。優化升級長沙黃花機場出入境“空空中轉”旅客“四免五享”中轉服務(“四免”是指免費住宿、免費餐食、免費寄存、免費休閑,“五享”是指便捷辦理值機、緊急中轉引導、一次安檢、首乘無憂、跨航司行李直挂)。鼓勵企業推出“機票+酒店預訂+快速出行”聯合產品,推出“空鐵聯運”產品。三是公共服務。面向境外人士一站式提供支付、通信、交通、文旅四大類服務。實現全省重點等級旅游景區、星級旅游飯店、交通樞紐站點等場所的外語標識標牌和旅游廁所達標率全覆蓋。支持在5A/4A旅游景區推行耳麥講解,推廣智能語言服務終端等人工智能服務設施設備。推動張家界、長沙打造入境旅游接待服務示范點。四是便利服務。科學設置線上線下購票及預約渠道,開通入境旅游團隊線上預約“綠色通道”,開發“又湘游”國際版。五是電信服務。加強電信企業、旅行社協同合作,提供入境旅游團隊電信業務辦理預約渠道、上門服務。六是兌換服務。實施“銀行+酒店+代兌機構”三方合作代兌新模式。著力推動全省可受理境外銀行卡重點商戶數和支付寶、微信“外卡內綁”“外包內用”全省交易筆數穩步增長。七是購物服務。進一步提升張家界、長沙兩地離境退稅電子憑證傳遞水平,推動離境退稅“即買即退”試點。八是資金服務。充分發揮旅游發展基金、文旅發展專項資金引導作用,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參與入境旅游服務領域。
第四,拓展新型業態。全面推動“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發展。重點培育與入境游客需求相匹配的深度體驗型、青年友好型、科技創新型等新產品、新業態。支持張家界、長沙打造體育旅游示范城市,推動賽事+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第五,注重人才支撐。支持旅游企業與院校聯合辦學,開展培訓、實踐和就業合作,吸納外語人才充實旅游服務一線。加強涉外旅游企業經營管理、創意策劃、市場營銷、多語種外語等人才隊伍建設。
總之,湖南立足資源稟賦、國際市場特點,從品牌、宣推、服務、業態等多方面發力,實現了入境旅游的持續增長,其中的積極經驗對業界具有借鑒意義。(劉建平 曹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