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海南
海南
共敘瓊台情 聯誼促交流
發布時間:2025-10-22 10:59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5-10-22
  “久久不見久久見,久久相見才有味”“再會,再會,難分難離難舍棄”……海峽兩岸文化和旅游界人士合唱的《久久不見久久見》《期待再相會》歌曲,傳遞著對海南之行的美好回憶。
  前不久,由中華文化聯誼會、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協會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情系瓊台﹒魅力雙島——兩岸文化和旅游聯誼行”在海南舉辦,兩岸嘉賓走進海口、三亞、文昌、瓊海等地,探訪海南文化和旅游資源,深化兩岸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
  走親戚 交朋友
  浩瀚南海,海天相連,瓊台兩島,遙遙相望。兩岸嘉賓走進南海之濱,共赴山海與人文交織的發現之旅。
  “波隆!”“波隆!”(黎語,意為“你好”),伴隨著鼻簫演奏的黎家小調,兩岸嘉賓走進保亭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用剛剛學會的黎語,與村民熱情地打招呼。
  展示區內,黎族阿婆用手指捻起棉線,木刀輕推,展示著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的獨特魅力。眼前的場景,讓第一次來到海南的台灣工藝之家植物染藝術家、大地工作坊負責人林潔怡想起了在台灣學習織布的經歷。她仔細觀察著阿婆的織布方式,向同伴感慨道:“好熟悉,這幾乎是和台灣一樣的方法,期待未來能與海南在非遺領域有更多的文化交流與合作,體驗海南豐富多元的民俗文化。”
  “這片土地上有關於‘我是誰’的答案。”首次來到海南的台灣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創始人、執行長文蓓蓓表示,她的身份證件籍貫一欄寫著海南萬寧,小時候就對祖籍地充滿向往。在海南省史志館了解海南發展規劃後,文蓓蓓感觸良多。“原來爺爺曾經生活的地方正以如此美好的姿態走在發展之路上。”
  “我來對地方了。”入住酒店後,在台灣從事可持續環境教育工作的文蓓蓓征得同意後將酒店房間內由甘蔗制作的洗漱用品放進了行李箱。“我要把它們帶回台灣,當作我的課堂教具,向學生介紹海南酒店行業在節能降碳方面的工作。”
  “這是我曾祖父的名字!”在海口海瑞文化公園展廳展板上,祖籍海口的中華兩岸活動交流總會理事長王懋昌看見了曾祖父王國憲的名字。“走親戚,交朋友”是他此行的最大感受。在王懋昌看來,要通過不斷舉辦兩岸交流活動,拉近彼此距離,吸引更多台灣青年來海南學習交流。“海南的發展日新月異,高樓大廈越來越多,相信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海南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限量。”
  “你也是從廈門過來的嗎?我們加個微信。”行程中,台灣青年、廈門獨甪獸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江國銘與中華青年文化拓展協會理事長、左岸可玻璃工藝有限公司負責人林諭靚相識。得知林諭靚正在廈門尋找適合玻璃制作的工作室,江國銘當即聯系朋友幫忙詢問場地。
  “我之前到過海南度假,這次行程則側重了解海南的文化。”林諭靚說。
  看發展 談合作
  椰風拂面,海韻迎賓。活動期間,兩岸嘉賓賞海南別樣好風光,看海南發展成果,合作意向不斷增強。
  “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推進,海南旅游業發展非常迅速。”台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總會理事長吳盈良在一次次來海南踩線和洽談合作中,見證著海南旅游業的發展變遷。在他看來,隨著海南環島旅游公路、環島高鐵的建成通車,眾多國際度假酒店開業,海南旅游業已達國際水准,值得台灣同行多多學習交流。
  “兩岸本是同根同源,要增進雙方了解,促進更深層級的交往。”高雄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育升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負責人蔡宗佑曾三次到達海南。在他眼中,海南擁有獨特的南洋風情,海南的水上運動及水下體驗對台灣年輕人也很有吸引力,未來會考慮推出相關旅游產品。
  “我之前就曾在這裡拍短劇。”時隔兩個月,江國銘在海風國際影視基地內手持拍攝設備,積累著視頻素材。在他看來,海南非常國際化,基礎設施完善,休閑度假產業發達。他期待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依托,結合AIGC、“谷子經濟”等元素,進一步深耕“影視+文旅”領域。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內,兩岸嘉賓觀看火箭點火發射視頻後,自發響起掌聲。“哪個男生小時候沒有太空夢呢?看到太空的東西就會特別興奮。”台灣青年、攝影家魏執宇仔細觀看著展品,感慨航天技術的迅速發展。
  曾經太空遙不可及,如今眼前攬星祈願。隕石盲盒自動售賣機前,眾人圍在魏執宇身邊,見證著打開盲盒的瞬間,一顆跨越數萬億公裡來到地球的隕石出現在眼前。“這是一份來自地球外的禮物,我要把它送給我的小孩。”魏執宇說。
  心連心 常交流
  “陵水酸粉很像台灣的面線”“海南的海景和台灣的墾丁相似”……瓊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似,兩岸嘉賓在聯誼中加深了情感的聯結,也凝聚起更多推動交流的共識。
  “海南自由貿易港對於劇本創作有什麼政策嗎?”座談會上,台灣“立正站好”文創總策劃暨劇本總監李曉蘋問。李曉蘋曾多次在海南進行環島採風,她以海南民宿為背景,從五湖四海客人的故事出發,創作了一個尋寶探險題材的劇本,期待能與海南圍繞劇本創作開展深入合作。“我們早已不分彼此。”曾在上海工作多年的她告訴記者。
  2001年以來,中華文化聯誼會與多省(區、市)合作舉辦“情系”活動,邀請台灣文化界人士來大陸參訪交流。台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春霖見證了活動20多年的發展歷程。
  “‘情系’活動定位獨特,為兩岸文化和旅游業界人士搭建了溝通的橋梁,聯絡視覺藝術、非遺、文化創意、旅游觀光等專業領域人士進行跨行業聯誼,大家廣交朋友、感受各地文化特色,從而碰撞出更多合作的火花。”陳春霖將“情系”活動看作弱冠之年的孩子,“‘孩子’在不斷長大,但我們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增進兩岸人員往來的初心始終不變,兩岸文化和旅游業人士通過‘情系’活動增進了感情。期待未來能以‘科技+文化’形式創造更多合作可能。”
  “快點來拍‘團隊合影’”“這是我們這次行程的‘畢業照’,以後要常常聯絡”……海口雲洞圖書館外,兩岸嘉賓在海天交織的背景下拍攝團隊合照,定格依依惜別的珍貴瞬間。
  “海南非常適合觀光和居住,台灣和海南的自然環境也非常相似,相信未來台灣與海南一定會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機會。”回顧本次活動,台南藝術大學原校長黃碧端說,海南非常有朝氣,具有獨特魅力,旅游發展空間廣闊。“中華文化底蘊深厚,兩岸擁有共同的情感紐帶,期待未來兩岸交流更加深入。”(楊麗敏)
上一篇:
下一篇: 海南與澳門共話旅游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