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吉林
吉林
吉林:建設公共文化的“立交橋”
發布時間:2012-05-16 08:43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全悅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2-05-16
    “加大城鄉基層文化建設力度,促進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確保城鄉居民能夠就近、經常、有選擇地參加文化活動。”在日前結束的吉林省第十次黨代會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又一次被納入地方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議程。 
    近年來,吉林省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干、以全體人民為服務對象,構建立體化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 
    在長春市東站十委社區文化中心,筆者看到,圖書室、電子閱覽室、展覽室、書畫室、棋牌室、文體活動室功能齊全,在活動室的牆壁上,從周一到周日,社區舞蹈隊、合唱團、京劇協會、書畫協會以及各種少兒文化培訓班的活動內容排得滿滿當當。剛剛表演完京劇的王師傅告訴記者,他的孩子已經結婚了,自己和老伴下班後就把這裡當成了家。 
    據悉,吉林省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在“十一五”期間就已經實現全覆蓋,全省614個鄉鎮文化站在選址時就考慮到吉林氣候特點,一般都建在鄉鎮政府和居民區附近,便於用水、用電和冬季供暖。據統計,2011年全省鄉鎮綜合文化站共組織各類文藝活動6223次,參與人數達136.8萬,舉辦各類培訓班、展覽3061次,受眾人數47.7萬。 
    吉林省委、省政府連續4年將文化大院建設列為民生實事,目前已建成各類文化大院4048個。吉林省委九屆十二次全會提出,2013年末要實現全省行政村文化大院全覆蓋,達到有專用場地、有專人管理、有基本設備、有經常性補貼、有經常性活動的“五有”標准。 
    從2009年開始,吉林省對104個城市社區文化中心和349個社區文化活動室,分期分批給予設備購置定額補助,今年將實現城市社區文化中心設備購置定額補助全覆蓋。 
    文化活動常態化 
    吉林省各地社區文化活動已經走向經常化,近年來全省每年舉辦文化藝術周、社區藝術節、農民文化節等各類文化活動萬余場次,參與群眾達千萬人次﹔常年舉辦民間手工技藝展示、城市熱讀講座、廣場電影晚會、百部愛國主義影片進社區等大型活動。每年從“五一”到“十一”,幾乎天天有活動。許多社區創辦了自己的藝術節、合唱節、鄰居節等特有的文化節日。農村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據不完全統計,全省農村文化大院每年組織各類文化活動10余萬次,參與群眾達500余萬人次。 
    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吉林省一直注重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吉林省文化廳主辦的“長白之聲”合唱節、全省城市社區文藝展演周、農民文藝展演周、“大地春歌”農村文化大院文藝展演等活動在全省影響廣泛。長春市依托會展舉辦系列文化活動已成品牌﹔延邊州的“金達萊之夏”廣場文化活動連續舉辦了15屆﹔鬆原市著力打造蒙古族民俗節、查干湖旅游節等﹔吉林市鬆花江之夏、鬆花江金秋廣場文化活動周,被文化部評為“全國特色廣場文化活動”。 
    農民工文化建設成亮點 
    據統計,2011年吉林省農民工總數已達372.3萬人,吉林省委九屆十二次全會對農民工文化服務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吉林省文化廳多次到農民工較集中的企業調研、座談,有針對性地開展面向農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務。 
    目前,吉林省各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已免費向農民工開放,公共文化資源重點向農民工傾斜。吉林省圖書館於2011年建立了農民工子女閱讀基地,吉林省群眾藝術館把每周五設為公益輔導日,免費對農民工進行藝術培訓和輔導。 
    全省各級文藝團體除經常舉辦面向農民工的專場文藝演出外,在日常演出中堅持向農民工免費贈送一定數量的門票。許多公共文化場館成立了農民工培訓學校,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吉林省分中心還為他們建立了基層服務點,定期送去各類書刊資料及文化、科普知識。 
    今年,吉林省制定了《農民工文化工作要點》,在農民工子女比較集中的學校建立10個學生書房,吉林省圖書館在農民工子女中招募圖書義務管理員,定期舉辦農民工文藝骨干培訓班。 
    近年來,吉林省經過科學布局、合理規劃,一個立體化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已經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