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韓國抱川民俗藝術表演讓中國觀眾感受到韓國傳統歌、舞、樂的精髓
焦淑滿 攝
中國文化報駐吉林記者常雅維 通訊員張迎新報道:3年演出60場、觀眾20余萬人次,60余家文化企業文化產業項目簽約65.8億元,文化產品訂單2000余萬元,中國長春﹒東北亞文化藝術周—— “藝術周結束前,我還要看看家鄉戲。”9月5日下午,年近90歲的長春老戲迷李先生在家人攙扶下,來到吉林長春關東劇院,觀看現代吉劇《鹿鄉姐妹》專場演出。此前,他還特意去看了韓國和俄羅斯舞蹈團的專場演出。短短的7天裡,第三屆中國長春﹒東北亞文化藝術周有17場演出,為當地群眾和游客帶來了諸多歡笑和驚喜。
記者了解到,中國長春﹒東北亞藝術周舉辦3年來,共有來自中國、韓國、俄羅斯等國家的25個藝術團體帶來了60場精彩演出,觀眾達20余萬人次﹔數百位國內外知名學者齊聚一堂、共話發展﹔60余家文化企業文化產業項目簽約65.8億元,文化產品訂單達2000余萬元。
自8月30日晚韓國京畿道舞蹈團專場演出拉開帷幕後,9月5日,伴隨著《凝固與脈動》逍遙音樂會的旋律,由文化部、中國文聯、吉林省政府、長春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長春﹒東北亞文化藝術周落下帷幕。作為第八屆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文化板塊的重要內容,本屆藝術周共包括“文藝演出”“文化研討”“展覽交易”3個板塊和16項子活動。
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少君告訴記者,國外佳作集中上演,已經成為東北亞文化藝術周的重要標志。在2010年、2011年東北亞文化藝術周期間,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省演出公司曾引進俄羅斯遠東紅旗歌舞團的《紅歌唱響中國紅》歌舞晚會以及韓國首爾歌劇團的歌劇《春香傳》等高水平的演出。
本屆藝術周期間,記者採訪了《凝固與脈動》逍遙音樂會的總指揮、“中國通”尼克﹒史密斯,與他合作演出的是來自長春大學交響樂團的80多名師生。尼克﹒史密斯介紹說,自1991年他來到中國,現在已在中國定居了20多年,成了地地道道的“東北姑爺”。他對中國文化有著一種非常特殊的感情,參加東北亞文化藝術周的演出,他感到特別自豪。
本屆藝術周還舉辦了國際薩滿文化論壇,30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參會,現場氣氛熱烈。其間,記者採訪了一位專程從奧地利趕來的奧地利醫學人類學會會長達格瑪艾格尼女士。談起吉林省的薩滿文化研究和中國文化,達格瑪艾格尼興奮地說:“中國在薩滿文化研究上一直非常努力並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在吉林,薩滿文化研究發展得非常迅速。”
對於吉林省現存的較為完整的薩滿遺存和活態薩滿祭祀儀式,達格瑪艾格尼表示,她非常有興趣進行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她說:“在歐洲,有關薩滿的文本或實物基本沒有,所以,我們非常重視收集這方面的素材。在中國吉林,我看到了全面而活態的薩滿文化存在形式,既興奮又高興,我一定會多多地搜集資料,帶回去給我的研究伙伴看。”
多年前,達格瑪艾格尼曾獨自在我國北京、雲南等地作薩滿文化調查,還曾在尼泊爾等南亞地區做過研究工作。她說:“希望其他地方也能像中國吉林這樣,對薩滿文化十分關注且形成規模和正規研究機構。”
作為本屆藝術周的重要活動之一,2012中國吉林國際動漫游戲論壇暨國際動漫游戲作品展,日前在吉林動畫學院舉行,展出了3000余件國際動漫游戲作品。
上一篇: 吉林舉辦中國農民畫藝術節 |
下一篇: 流行音樂演繹“長白山下的擁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