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11月19日,吉林省文化廳召開全體干部會議,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會議認為,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好十八大精神是今後一個時期,全省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務。全省文化工作者要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任務,以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著力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一是著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硬件方面:一是抓好省、市(州)、縣(區)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等公共文化服務的陣地建設﹔二是堅持建設、管理、使用相結合原則,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村文化大院、社區文化活動室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在軟件方面:一是抓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創新﹔二是抓“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
二是著力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按照“加快科學發展轉型發展,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總體目標,堅持從吉林省文化產業基礎條件和特色文化資源實際狀況出發,搶抓戰略機遇,積極引導、扶持傳統文化產業,動漫、網游等新興文化產業,鬆花石特色文化產業和文化產業園區快速發展,將文化產業培育成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三是著力促進舞台藝術繁榮。遵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積極推動轉企改制文藝院團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面向市場求發展,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積極推動保留事業體制文藝院團創新內部管理機制,激活內在動力,為文化傳承和舞台藝術繁榮做出更大貢獻。積極推動舞台形態由單純伴舞伴唱,轉向伴舞與原創並重﹔發展取向由側重社會效益,轉為“兩個效益”並重﹔發展空間由隻重視省內、國內市場,轉向國內、國際市場並重。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切實做好“送戲下鄉”文化惠民工程,培育舞台藝術的土壤,發掘鄉土間的藝術靈感,創作更多來源於人民、服務於人民的舞台藝術精品。
四是著力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圍繞世界文化遺產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展工作,深化大遺址保護工作﹔重視具有吉林特色的文化遺產保護,充分挖掘重要邊疆省份文物價值內涵,打造具有示范意義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吉林省知名文物品牌﹔加強文物保護項目及工程管理,提高文化遺產保護與科研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惠及民生;全面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整理、出版普查成果,健全國家、省、市、縣級名錄體系,加強非物質傳承人命名和保護。
五是著力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文化支撐。緊緊圍繞長白山文化建設、人參產業、鬆花石產業等特色產業發展,提升這些產業、產品的文化內涵﹔主動配合全省重大經濟活動,為活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積極發揮文化系統比較優勢,探索實踐廉政文化建設的新途徑、新形勢,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文化人的獨特貢獻。(來源:吉林省文化廳)
上一篇: 吉林省舉辦第五屆中青年演員評比演出 |
下一篇: 吉林省連續四年送戲下鄉一萬五千余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