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吉林
吉林
吉林農安縣黃龍戲新編歷史劇《興國皇太後》舉行首演
發布時間:2015-08-06 11:06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5-08-06

  近日,黃龍戲新編歷史故事劇《興國皇太後》匯報演出在吉林省農安縣黃龍藝術劇院舉行,精美的布景、華麗的服裝、雄渾的音樂、優美的唱腔……為廣大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和文化大餐。

  近年來,為扭轉黃龍戲受國內戲劇舞台整體低迷局勢的影響,農安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扶持黃龍戲的發展。特別是2014年以來,按照傳承、保護、發展的原則,對黃龍戲劇團進行了改革,成立了黃龍戲傳承保護中心,新建了黃龍藝術劇院,招聘業務骨干,培養後繼人才,創作了一大批優秀劇目,為建設特色文化名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次《興國皇太後》的首演,既是幾年來黃龍戲劇團探索實踐的一個階段性成果匯報,更是黃龍戲自覺貫徹“二為”方向、高舉反腐旗幟、弘揚擔當精神的一部力作。

  《興國皇太後》內容貼合時代精神,有深度、有意義,再現了北魏馮太後歷盡艱辛、力挽狂瀾、實現國家由亂而治的從政故事,歌頌了她大膽改革、堅決反腐、實現依法治國目標的政治氣魄。該劇演繹了北魏文成帝早逝後,12歲的皇太子拓跋弘(獻文帝)即位,文成帝的皇後馮素素被尊為皇太後。朝中大臣欺凌這對孤兒寡婦,陰謀篡位,北魏中樞政治面臨嚴重的危機。馮太後果敢善斷,穩定政局,鎮壓叛亂,並臨朝聽政,輔佐獻文帝、孝文帝兩朝皇帝。執政期間,北魏政權各級官吏皆無俸祿,平日都要依賴貪污、掠奪和皇帝隨意性的班賞來獲取財富。隨著戰事的減少,掠奪機會有限,各級官吏為了滿足私欲,便毫無顧忌地盤剝、搜刮民脂民膏,從而導致北魏社會矛盾的激化和政治統治的危機。馮太後施行“班祿制”,賞罰分明,俸祿確定之後再貪贓者處死。隨後,馮太後頒布了“均田令”,從而開始在社會經濟方面進行重大變革等。馮太後的勇於創新、改革、反腐、立法對於促進北魏由鮮卑族落後的生產方式向漢族先進的封建生產方式過渡起到了推動作用。(來源:吉林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