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吉林
吉林
吉林各地舉辦多項活動迎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發布時間:2017-06-14 09:28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7-06-14

  為迎接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吉林省文化廳與通化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了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系列活動。本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以“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和“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為主題,從6月2日到16日歷時半個月時間,通過廣場非遺文藝演出、博物院文物精品展、考古成果大型圖片展、文物保護實踐體驗、非遺項目展示、非遺系列講座等10余項活動向廣大人民群眾展示吉林省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成果,拉近“文化遺產”與人民生活的距離。通過“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來普及文化遺產知識,增強全社會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

  除主場城市系列活動外,全省多地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鬆原市文廣新局以“保護傳承 共享文明”為主題,開展了鬆原“文化遺產月”系列活動,通過組織開展“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非遺知識培訓班、召開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座談會等活動,將非遺保護傳承在生活中弘揚,在實踐中振興,讓蘊含著深厚文化價值的非遺項目重綻光彩。

  在延吉市活動當天,上午舉辦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獨具朝鮮族特色的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飲食打糕、泡菜、臭醬﹔民族樂器伽倻琴、長鼓﹔朝鮮族傳統服飾等紛紛亮相,吸引了大批市民駐足觀看、品嘗、購買。下午延吉市社會團體民俗文藝演出精彩上演,演員們精彩地演繹了朝鮮族長鼓舞、扇子舞、頂水舞、象帽舞等朝鮮族傳統民俗舞蹈,讓廣大市民通過最直觀的方式感受朝鮮族獨特的民俗文化。晚上,以“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為主題的“快樂延吉大舞台文化遺產日”專場演出,由專業藝術院團表演的《四物樂》《奚琴合奏》《伽倻琴合奏》《朝鮮族傳統民謠》等節目,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將全天的宣傳活動推向高潮。

  集安市文物局通過在文物景區懸挂宣傳橫幅、利用文化遺產宣傳車、組織開辦高句麗歷史知識講堂、發放宣傳單等方式,來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實現“保護成果、全民共享”,真正做到惠及民生。

  樺甸市博物館舉辦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覽宣傳活動,走進廣場、社區舉辦《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主題圖片展,並發送傳單普及文物法。以樺甸歷史為主線,向廣大人民群眾展示樺甸市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歷程,旨在普及文物保護知識,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

  6月10日,慶祝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65周年暨2017年琿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拉開帷幕。活動中,為琿春市第三中學洞簫傳承基地和楊泡滿族鄉小學校剪紙傳承基地進行了授牌,並為琿春市第二屆剪紙大賽獲獎者進行了頒獎。演出中,充滿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節目輪番上演,充分展示了琿春市獨特的民俗風情。

  安圖縣博物館舉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板宣傳活動,制作了60個圖文並茂的展板,詳細介紹了安圖縣非遺名錄等內容,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觀學習。

  龍井市文廣新局在龍井市文化廣場推出了內容豐富的民俗歌舞展演、非遺圖片展示、發放宣傳單等活動,向大眾普及非遺知識,宣傳多年來龍井非遺保護成果,推介非遺發展創新的經驗。(來源:吉林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