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來,江蘇鎮江市主動適應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側改革需要,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與科技融合發展,聚焦數字化場館、一體化平台、大數據管理,進一步提升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增強群眾公共文化服務獲得感。
增強吸引力,建設數字化文化場館。建成數字文化館,轉變公共文化原有的“我演你看、我講你聽”的服務方式,引進文化一體機、地面互動、觸摸屏、互動攝影等體驗式數字文化設施,創新提供游戲互動式、私人定制式的數字產品,實現服務內容更生動有趣、參與方式更多元廣泛,吸引群眾進場館愛場館。打造移動圖書館,加強本地特色數字文化資源建設,整合文化共享工程、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等資源,建設基層綜合性數字文化服務平台, 實現線上線下“一站式”綜合數字文化服務,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裡”。
提升便捷度,打造一體化服務平台。整合鎮江市文化和旅游數字資源,從“線上”與“掌上”兩端發力,打造“文化在線”公共數字文化供給與服務平台,有效對接“江蘇公共文化雲”平台,創新推出“雲直播”“雲培訓”“雲旅游”“雲觀展”等在線服務3000余項。搭建“淘文化網”公共文化產品服務交易平台,文化團隊上網當“店主”,為群眾提供“超市式”服務,促進文化產品供方與需方之間的信息流通,實現文化服務“一機在手,不受時空限制,和老百姓零距離”,該平台被評為“2020年度江蘇省智慧文旅培育項目”。
依托大數據,提升文化惠民精准度。加快推進鎮江市公共文化場館安裝服務人次統計系統,在市區級場館基本覆蓋的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安裝客流分析系統,並積極對接江蘇省文化和旅游數字服務平台。實現文化場館服務人次的自動化採集、統計、呈現,借助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統計分析群眾年齡、偏好、來館頻次、活動參與度等信息,解決供需信息不對稱問題,進一步提高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精准度,更好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上一篇: 江蘇開展“蘇”醒的春天賞花打卡活動 |
下一篇: 江蘇揚中第十八屆河豚文化節開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