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夜色正濃,在揚州瘦西湖風景區的春波橋上,伴隨著這首佳句,光影交輝間,呈現出李白為孟浩然餞行的畫面。7月1日,揚州瘦西湖風景區歷時兩年打造的唐詩主題“二分明月憶揚州”大型沉浸式夜游正式運營,演出分為詩路畫語、煙花三月、春江花月等十大篇章,以唐詩為靈魂,以科技為媒介,同時配以花車、花船雙巡游及光影樂園等互動體驗項目,讓游客穿越千年雲煙,徜徉在“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詩意中。
夏日來臨,白天被高溫困在空調裡的人們紛紛選擇夜晚出行,夜游市場逐漸熱鬧起來,而江蘇的夜色,則因文旅融合而變得愈發璀璨。
夜間演藝講好江蘇故事
入夜後的常州東方鹽湖城景區依然游人如織。晚上8時左右,太極廣場的觀眾席人頭攢動,他們在等待實景光影秀《逍遙游》。這場講述茅山地緣的唯美愛情故事,在平靜的水面上演。水面倒映著湖畔的燈光,從古時穿越而來的舞者隨樂而舞,素衣、粉花、綠竹……皆融合在聲、光、影之中。
東方鹽湖城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靜介紹,《逍遙游》自2019年正式開演至今,觀演人次已經突破26萬,成為景區的拳頭產品。周末、節假日,加入煙花表演的《逍遙游》更是一座難求,每晚加演一場也是場場爆滿。她表示,游客來到景區看一場演出,最看重的是演出的質量,《逍遙游》正是憑借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心的打磨,才能成為備受游客青睞的產品。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管理處主任金川認為,打造夜間經濟產業鏈,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重要突破口在於通過傳播文化與展示美景相融合的方式,注重體驗與互動的雙重效應,讓游客從中獲得更多的“地方味道”。“二分明月憶揚州”的推出,就是要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旅融合,打造地方文化特色。
同樣精彩且富有文化內涵的夜間演出也在江蘇多地上演。南京的《心印﹒中華門》城牆光雕秀,用電影思維講述城牆故事,用光影打造超時空古今對話,演出結束後游客還可登上明城牆縱覽秦淮夜景﹔無錫拈花灣景區微笑廣場光影秀,配合廣場四周的園林景觀,實現動態藝術雕塑和傳統詩意情境的完美融合,並結合全息數字影像屏、高流明激光投影等科技手段,打造360度沉浸觀演體驗﹔泰州溱湖旅游度假區的行進式夜游項目《一夢到溱湖》今年“五一”對外開放,游客乘坐游船進入湖中演藝核心區域,觀看以“九龍朝闕”和“琉璃禪韻”為主題的光影演藝,進一步了解溱潼古老歷史文明……精心打磨的夜間演藝項目已逐漸成為各地講好當地故事的重要載體。
創新玩法激發夜間活力
不同於演藝項目的宏大敘事,新穎玩法帶來的深度體驗亦是游客對江蘇夜色流連忘返的原因。無錫靈山拈花灣禪意小鎮將日間造景與晚間“營境”相結合,不斷更新夜游產品,相繼推出水游、陸游、花游三條線路﹔鹽城新弄裡依托海棠文化音樂節的舉辦,搭配推出燈光秀,打造網紅打卡點﹔連雲港老街的夏夜,以小而精、短而快為特色的小團隊輪番表演,令游客目不暇接……各地夜游玩法各具特色。
走進夜色中的網紅街區南京熙南裡歷史文化街區,各種攤位琳琅滿目,街區已陸續打造了“星光電影院”“笪橋燈市”“錦麟市集”等多個夜間經濟IP。南京城建歷史文化街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熙南裡的核心資源是非遺和演藝,打造夜經濟品牌應當利用好這部分資源,通過IP的培育,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資產”。“今年這裡還將增開甘熙故居的夜游項目——甘宅雅韻,讓市民游客不僅能享受夜色,還能體驗夜‘文’。”
來到蘇州,可以在夜色中的景區、酒店或是街區,聽一場書,呷一口茶,做一個地道的江南人。作為“姑蘇八點半”的品牌活動之一,“江南小書場”於6月初上新了36部作品。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場管理處處長鐘涵一表示,小書場是小而精的空間,在這裡,觀眾可以參與到演出中,讓小書場“動起來、活起來”,而今年輕人成為消費主力,此舉也能吸引更多年輕人,讓“姑蘇八點半”更有活力。
6月26日晚,蘇州吳中博物館舉辦了“國寶之夜”暨“看,國寶——吳地文物再想象”特展,觀眾領取一張明信片,在參觀過程中與對應展位NPC進行互動,打卡蓋章8個“當代國寶場景”,集滿印章便可兌換驚喜禮品。“這樣的夜間沉浸式體驗還是第一次經歷,孩子比以往到博物館看展更興奮,希望經常有這樣的活動,讓孩子真正愛上博物館。”游客張文瑾說。
主客共享添彩美好生活
“姑蘇八點半 地鐵奇妙夜”活動成為蘇州夜間經濟的新亮點。為了使服務更貼心,蘇州推出了“五心工程”,包括景區景點和文博場館夜間開放﹔開放商戶外擺街道﹔打造25個夜宵集聚區﹔四大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開放24小時停車位,提供近2.3萬個停車位﹔軌道交通1號線重點車站周五周六末班車時間延長,20條夜間公交專線打造夜間公交線網並運營至凌晨,保證“夜舒心、夜安心、夜開心、夜順心、夜放心”。
方便游客的同時,當地居民也成為“五心工程”的受益者。蘇州市民趙紫茹表示,之前到了深夜缺少公共交通讓她不願夜間出門。“打車太貴,騎車太累,現在夜裡也有公交車了,能夠放心出來玩了。”
去年公布的江蘇省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單位,正成為市民、游客享受美好生活的共享空間。南京熙南裡歷史文化街區利用三余書社、樊登書店、復興書店等書店優勢,為市民、游客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並在假期推出露天影院,惠及普通百姓﹔鎮江西津渡中央休閑區計劃推出“夜色西津”光彩新動線、“文博西津”文化新動線、“煙火西津”商業新動線三條夜游動線,形成集美食、購物、文娛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六大夜消費體驗圈”﹔徐州戶部山月光經濟街區的月光市集從去年9月底開始運行,每天營業至晚上11時,集聚人氣的同時,收入也大大提升,據統計,節日期間街區每天夜間人流量都在萬人次以上,110家攤點每天總營業額超過10萬元……
南京旅游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豐富多元的夜間文化和旅游產品為市民、游客的美好生活增添了光彩。隨著大批商家延長營業時間,數量龐大的消費人群對城市的市政交通、電力供應、公共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關配套設施的提升,將使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主客共享使文旅融合發展的道路越來越寬廣。(邰子君)
上一篇: “唱支山歌給黨聽”經典紅色歌劇選段演唱會舉行 |
下一篇: 淮安“蘇北小延安”軍旅小鎮建成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