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貫穿南北的蜿蜒玉帶讓江蘇揚州成為舉世聞名的運河之都。揚州,因“運”而生,應“運”而盛。
綠楊城郭,灼灼風華。千年時光醞釀積澱,讓如今的揚州景秀風雅、更勝往昔。美宿度假、美食品味、美景游賞、美韻體驗,通過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和旅游資源,文旅融合的豐碩成果在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度假區淋漓盡顯。
得天獨厚,綠楊城郭是揚州
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揚州之美,美在自然。
於綠楊邨中放慢腳步,看楊柳依依,賞茂林修竹,掬一捧草木清香,讓奔忙和疲倦在葉隙流落的點點金斑中消弭。或在佔地千畝、植被覆蓋率90%的宋夾城公園盡情呼吸,或在來自地下2000米深的天然溫泉中舒展筋骨,或在秀麗峭拔的蜀岡俯瞰揚州夜色,或在“十裡栽花算種田”的堡城村閱姹紫嫣紅,碧水綠蔭是大自然賜給揚州的禮物,揚州也用持續發力的生態文明建設守護這份饋贈。
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度假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度假區以“綠”為妝,堅持將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有機融合,全面推進環境治理、生態修復、景觀營造、綠地建設。從最大承載量核定、游客流量調控、環境衛生清理等方面著手加強環境管理,實施動態監測、科學評估,確保游客及旅游活動的影響不會超出環境承載力。
“度假區裡有免費環線巴士,隨處可見環保標識。”游客金女士是環保達人,她發現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度假區裡有許多值得關注的環保細節,比如積極推行綠色能源照明、餐飲油煙排放管控和酒店建設節能降耗系統,加強溫泉水、洗衣房水等資源回收利用,把環保落實到度假區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過程中。度假區還通過完善公共交通服務、線上環保理念宣傳等向游客和周邊居民推廣綠色文明生活方式。“這種發展理念使得旅游和環保相得益彰,也體現了度假區的社會擔當。”金女士說。
歷久彌新,灼灼風華看揚州
“舳艫相會行千裡,運河綿亙是揚州。”運河孕育了揚州千年不衰的富饒繁華,也滋養出揚州的璀璨文脈。
這裡有“紅橋修禊”的古代文化雅集,也有“文匯天下”的文化地標。
沿北護城河一路追溯,史公祠、天寧寺、御馬頭、紅園……諸多名勝古跡羅列兩旁,講述著運河“原點”的古往今來。揚州剪紙、雕版印刷技藝、古琴藝術(廣陵琴派)、富春茶點制作技藝……4項世界級非遺、16項國家級非遺活態展示,煥發“古運河新生”。
“讓更多年輕人關注非遺、喜歡非遺,是揚州的使命之一。很欣慰看到揚州以古帶新,串聯起大運河揚州段的歷史遺產和新建地標。”在文化學者單霽翔看來,揚州在活化利用非遺資源方面“很有一套”。
揚州堅持“保護第一”原則,對運河沿岸歷史文化遺產進行整體性保護,最大程度保留揚州的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讓揚州非遺在其孕育綿延的文化土壤中更好傳承。“紅橋飛跨水當中,一字闌干九曲紅。”冶春園內曲徑湖水輕舞漣漪,滿園花香。家喻戶曉的富春茶社等中華老字號,托出大煮干絲、翡翠燒賣、蟹黃湯包等美味佳肴,讓游客用味蕾解讀揚州文化。在盆景園、國醫書院等非遺體驗基地和以“盛世水上游”為主題的“非遺+景觀”游覽線路中,50余位非遺傳承人長期駐扎展示教學,讓游客把揚州玉雕、漆繪、扎染、金工、木藝等作品和對揚州文脈的了解與喜愛一同帶回家。
在揚州,非遺傳承展示打破了時空壁壘,讓游客在吃、住、行、游、購、娛各環節感受非遺和旅游的熱情相擁,體驗非遺活態傳承的魅力。
精細服務,休閑度假來揚州
連續多年,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度假區在江蘇省旅游度假區游客滿意度排名中均位居前列。“人生隻愛揚州住”,隻有入住揚州城,才能讀懂“揚州夢”。目前,度假區內有住宿接待機構近30家、客房2000余間,無論是現代時尚的星級酒店,還是以文化體驗為特色的主題民宿,或是風景獨好的鄉間小筑,各種風格應有盡有。即便是國際連鎖酒店也有讓游客暢享揚州滋味的“詩意棲居”。度假區和酒店提供定制化的“度假管家”服務,方便游客定制化出行,旅途更輕鬆。
不僅如此,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度假區還創新打造了“1+20+N”的游客服務網格體系,覆蓋度假區的主要交通樞紐、出入口和酒店等,讓游客的旅行體驗更便捷。為服務特殊人群,推出無障礙客房、高品質母嬰室等設施和兒童托管、陪伴關懷等。同時,打造城市書房,豐富游客與居民文化體驗,配備先進醫療設備保障出行無憂。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詩人的飛揚文採,許以揚州浪漫的宣傳語。大運河在揚州編織了綿密的水網,串聯起水岸園林、生態綠地、名勝古跡,匯聚了能工巧匠、歌舞絲竹、美食香茗,照亮了廣陵的千年月色,也發出了最動人的邀請函——來揚州,赴一場千年運河之約。(王添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