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化、金陵文化、淮揚文化、楚漢文化在這裡交融,長江、大運河、大湖、大海在這裡交匯,這裡就是江蘇……”在2024年“5﹒19中國旅游日”江蘇省主會場活動現場,短視頻宣傳片《何以江蘇》發布。萬裡長江翻山越嶺過後的從容,大運河串起南北承載千年的輝煌,太湖水碧波萬頃、一望渺無極的闊達,浪潮奔涌通江達海的氣魄與格局,無不彰顯著“水韻江蘇”的秀美風光、燦爛人文。
圍繞“暢游水韻江蘇,樂享幸福生活”主題,活動現場發布了江蘇省夏季特色旅游線路及惠民措施。今年夏天,江蘇各地將累計推出692條文旅惠民措施、1037項文旅主題活動,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優質、舒適、便捷的文旅消費體驗,進一步豐富市民、游客的出游選擇。
“在2023年‘5﹒19中國旅游日’江蘇省主會場上,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總台聯合打造的大型文旅深度探訪融媒體節目《你所不知道的水韻江蘇》正式開機。一年來,節目以文化為主線、以歷史為素材、以旅游為載體,引發線上觀眾的熱烈反響。”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旅游推廣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現場,《你所不知道的水韻江蘇》融媒體節目第二季正式發布,將以城市的文化名片“歷史文化街區”“旅游休閑街區”為主題,以街區文化故事為切入點,講好發生在江蘇大地上的中國故事。
以“5﹒19中國旅游日”主題活動和“水韻江蘇﹒有你會更美”文旅消費推廣季為契機,江蘇各地推出形式多樣的文旅消費促進活動,打造更多“文體旅農商”消費融合新場景。6月1日,“和美鄉村 足夢田園”2024江蘇鄉村足球嘉年華在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石塘村啟幕,南京鄉村文體旅游季活動同步啟動。民俗市集、非遺演出、足球互動、露營音樂會……嘉年華現場,游客不僅可以觀賞漆畫扇、糖畫、面塑等非遺項目,體驗足球游戲,品嘗橫溪西瓜、櫻桃鴨等美味,還能將各地農產品帶回家。“以現代化思維激活、優化江寧旅游空間布局,以‘旅游+’理念推動旅游業與各產業全面融合。”南京市江寧區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江寧區積極探索產業深度融合型旅游發展模式,根據這一思路,江寧區加速打造一批旅游地標,休閑美麗鄉村與特色鄉村游大放異彩。
近日,由江蘇省政府新聞辦公室、江蘇省政府外事辦公室主辦的“機遇中國 開放江蘇”2024“SHOW JIANGSU”攝影採風活動啟動。採風團走進溧陽市天目湖鎮桂林村等地,體驗宋代點茶樂趣,見證曲水流觴的文人風雅,品嘗中式茶點配咖啡的獨特味道,感受溧陽鄉村生活新風尚。桂林村地處沙河水庫和大溪水庫之間的黃金地帶,是溧陽“1號公路”旅游發展軸上的重要節點。經過多年的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桂林村成為“全國生態文化村”“國家級生態村”。“為充分發揮溧陽山水資源優勢,我們啟動了‘鄉村旅居 田園康養’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工程,構建豐富多元的旅游業態體系,營造鄉村消費新場景,多措並舉壯大村集體經濟,拓展富民增收新路徑,激活鄉村振興發展新動能。”溧陽市市長周永強說。
近年來,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共印發20多個文件,在推動紓困惠企政策落實到位、引導和推動文旅項目建設、促進文旅消費擴容提質、深化產業融合發展、助力文旅市場恢復、優化文旅市場環境等方面,出台具體配套舉措,全面促進全省旅游業恢復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
堅持多措並舉,江蘇省推動文旅消費提質擴容。“我們開展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出台建設指南和評價指標,全省創建成立16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認定45個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涌現出‘夜之金陵’‘姑蘇八點半’等夜經濟品牌。”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產業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省大力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積極打造“水韻江蘇”文旅品牌,扎實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全省現有國家5A級旅游景區26家、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9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10家、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16家、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60家、五星級旅游飯店70家、甲級旅游民宿9家、旅行社3994家。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江蘇省接待境內外游客9.42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2萬億元。根據銀聯商務數據,今年1月至4月,江蘇省文旅消費總額2084億元。
立足大運河全域,由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等單位主辦的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從2019年起每年舉辦一屆,致力於打造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文旅融合發展平台、文旅精品推廣平台、美好生活共享平台。2023年,累計近12萬名游客走進第五屆“運博會”活動現場,線上受眾突破4億人次。已連續舉辦15屆的江蘇省鄉村旅游節,成為集中展示鄉村旅游發展成果、推進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品牌活動。依托文旅資源優勢,江蘇省開展系列探索實踐,致力打造江蘇特色文旅品牌標識,江蘇文旅系列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斷提升。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揚州考察時沿運河三灣段岸邊步行,察看運河生態廊道建設情況,了解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取得的成效。如今,佔地3800畝的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已成為風景優美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位於運河三灣風景區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標志性項目——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拔地而起,並於2021年6月建成開放。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館長鄭晶介紹,該博物館全流域、全時段、全方位展示大運河歷史文化,憑借其別開生面的布展手法和細致入微的感官體驗,成為熱門景點,年均接待游客超過400萬人次。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志純表示,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江蘇省文旅部門將著力優化全省旅游發展布局,深入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整合用好優勢資源,進一步完善“兩廊兩帶兩區”旅游發展空間布局,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推出一批精品旅游帶、旅游風景道和旅游線路,高質量描繪新時代江蘇“詩和遠方”新畫卷。(王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