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蘇州拙政園,清風拂過,花草和竹子的影子在洒滿月光的院牆上搖曳生姿。穿過“鹿蹤迷廊”,凝望“荷風洞天”,驚嘆“臨波飛虹”,忽然,游客們的腳步停了下來,迷幻的光影也隨之黯淡。一陣短暫的靜謐後,荷塘對岸的香洲上出現了嬌美的杜麗娘和丫鬟春香——這是實景版昆曲《游園驚夢》演出,向游客展現了昆曲之美。
近年來,江蘇積極拓展“藝術+”發展新路徑,推動藝術與旅游、科技、文創等有機融合,既讓藝術有更多新的“打開方式”,也通過藝術的“加持”,賦能行業發展,持續豐富高品質、多元化的文化產品供給,發展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藝術+旅游”,激活旅游經濟
園林版昆曲《浮生六記》是一部在蘇州園林中演出的昆曲。演出所在的滄浪亭,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浮生六記》故事的發生地,觀眾可以在滄浪亭中邊行走邊看戲,與演員互動。園林和昆曲有著深厚的淵源,很多昆曲故事發生在園林中,讓園林成為沉浸式欣賞昆曲的絕佳場所。今年舉辦的第九屆中國昆劇藝術節,強化昆曲跨界融合,推出園林版《浮生六記》以及“拙政問雅”“網師夜花園”等一批文旅融合項目,獲得了經濟效益和文化傳播的“雙贏”。
今年5月至6月,每個周末的晚上,不少戲迷朋友趕往青果巷半園,觀賞常州首個園林實景劇《半園﹒珍珠塔》。自推出以來,這一沉浸式喜劇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半園﹒珍珠塔》的觀眾近80%是中青年人,甚至還有“00後”。新老戲迷對該劇的評價空前一致——“好笑、好看、好玩”。
《半園﹒珍珠塔》取材自經典錫劇《珍珠塔》,演出中融入了現代喜劇元素,包袱不斷,國潮美服也戳中了年輕人的審美。“這部劇讓傳統文化與時代表達結合,以市場化、產業化思維運營項目,尋求從文藝作品向文旅產品轉變的同時,也實現了常州對錫劇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常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鹽城的九龍口淮劇小鎮沙庄,小鎮就是戲台。這裡的老街巷名青衣、水袖、玉帶、登雲等,也出自淮劇。小鎮有各種牌坊與舞台、樓亭與雕像,還有絲弦與鑼鼓、楹聯和戲文。今年舉辦的第九屆江蘇省淮劇藝術展演月,在九龍口淮劇小鎮組織“看淮劇﹒游鹽城”主題活動,淮劇秀演、淮歌潮唱、沉浸體驗輪番上演,共吸引游客37萬人次,極大豐富了景區旅游內容。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負責人介紹,通過大力推進小劇場建設、打造演藝新空間,江蘇省現有小劇場1156座,其中示范小劇場33個,演出小劇場精品劇目30個。園林實景版昆劇《游園驚夢》、錫劇《半園﹒珍珠塔》、越劇《金陵﹒王府往事》等演出,既讓景區游覽有看頭,也讓更多人走近戲曲,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新去處和主客共享的新場景。
“藝術+科技”,提升觀賞體驗
由無錫市歌舞劇院、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聯合出品的舞劇《10909》是一次大膽的創新,不僅讓舞蹈藝術深入科技領域,同時還打破了傳統的舞台呈現方式,以多種舞台裝置與科技手段的巧妙結合,實現科技與藝術的交融。它真實還原載人深潛器“奮斗者”號研發、下潛至萬米海底的場景,讓觀眾沉浸式跟隨“奮斗者”號載人深潛團隊,向地球“第四極”邁進。演出現場掌聲經久不息,觀眾停留在“奮斗者”號帶來的震撼和感動裡,久久不肯離場。
“看到無錫市歌舞劇院把中國載人深潛的寶貴歷程搬上舞台,並用藝術的方式把我們科研工作以及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展現得如此生動形象,我非常激動。”中國船舶七〇二所所長何春榮說。
藝術與科技雙向奔赴、相互賦能,不僅提升了人們的觀賞體驗,對於培育新型業態和激發消費活力也具有現實意義。江蘇加強科技題材劇目創作,舞劇《10909》《深AI你》、話劇《七日告白》聚焦中國載人深潛、人工智能等科技主題,輔以極具科技含量的舞美設計,藝術展現了現代科技創新魅力。
近年來,江蘇深入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大力發展雲演藝、雲展覽、雲直播。在2022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中,昆劇《浣紗記》首次以3D全息數字投影的方式,向場外市民同步呈現場內演出,打破場地限制,讓戲曲藝術“走出劇場,走近大眾”。此外,金陵圖數字藝術展、“何以長江”長江文化數字大展等展覽,也充分運用虛擬現實等科技手段,把藝術知識呈現轉換成一種沉浸式的視聽體驗,讓觀展變得更直觀有趣。
“藝術+文創”,延展消費鏈條
隨著時代發展,藝術與生活的距離逐漸縮小,藝術不再隻面對少數人,這使得藝術與商業的融合有了更大的空間。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負責人表示,本著通過推進“藝術+”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務廣大群眾的指導思想,江蘇著力挖掘自身優勢,把握好融合點,因地制宜、精准發力,扎實推進“藝術+”發展。
江蘇文藝院團和美術館圍繞演藝劇目、美術藏品,加強文化IP轉化,推出主題文創產品,成為藝術行業和文化市場新亮點。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打造了展示、銷售昆曲文創產品的“昆盞堂”,推出昆曲工尺譜手折、能寫字的《桃花扇》主題彩色墨水等“鎮店之寶”。南京十竹齋以“十竹齋”IP為核心,推出《十竹齋箋譜》、南京牌文創肥皂、十竹齋文房系列等聯名文創,既挖掘了傳統文化富礦,又延展了大眾文化消費鏈條。2023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首次聯合星巴克推出以昆曲為主題的星禮卡,在蘇州全市各門店上市,令人耳目一新。舞劇《紅樓夢》與多個商業品牌合作推出聯名主題產品,實現商業品牌與演藝劇目IP的有機跨界,有效增強作品傳播推廣力度,掀起國風熱潮,促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王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