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抖音、京東、泡泡瑪特等86家頭部企業參加,達成合作意向簽約項目25個、簽約金額共計30.26億元……“頭部文旅企業進江西”投資合作對接會近日在南昌市舉行,這是江西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推進文旅項目建設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江西省積極構建“投、貸、獎、補”金融政策體系,推出專項扶持政策,打造“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通過持續招商行動,推動頭部企業集聚、產業升級與跨界融合,為文旅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雙向奔赴謀共贏
近年來,江西大力推行“免申即享”的惠企服務,讓企業從“跑腿申請”變為“坐等兌現”。值得一提的是推行誠信企業“無事不擾”措施,讓企業可以心無旁騖搞發展。這些政策成為吸引企業“紛至沓來”的關鍵。
據統計,2024年,江西簽約文旅項目165個,投資總額489億元,旅游總消費近6000億元,均實現“雙位數”增長﹔今年一季度,江西共簽約項目22個,簽約金額24.86億元,對接項目16個,洽談金額19.1億元。政策紅利與文化底蘊的深度交融,讓這片紅色沃土成為頭部企業競相入駐的活力之地。
“我們想繼續參與到江西重大文旅項目、文化地標、體育場館的規劃、建設、智慧化升級與運營工作中。”浙江大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華中區總經理嚴旭東參加完對接會後,信心滿滿地說,希望下一步能與江西共同策劃打造數個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力的“紅、綠、古”三色文旅融合示范項目,形成江西文旅新IP。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周建文表示,江西省文投基金撬動了211億元社會資本投向文旅企業,並設立了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推出了“文企貸”“文旅貸”——零門檻、無抵押、低利率、免擔保,為企業發展“輸血助力”。
“江西山水養人、文化養心、通衢養商,美好生活觸手可及,既是風景獨好的生態福地、文脈綿長的人文聖地,更是便利通達的創業寶地。”江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盧小青表示,江西“宜居宜業、重商親商、未來已來”,政策真金白銀、服務暖心舒心、市場欣欣向榮,讓投資興業如沐春風,文旅企業可以“拎包入住”,創業夢想可以“輕裝上陣”。
培育生態促共建
2022年,江西出台《江西省文化產業招商三年行動方案》,聚焦文化產業鏈上下游配套貫通、多產業融合發展需求開展招商,持續做好育鏈、強鏈、延鏈、補鏈、壯鏈文章。3年來,江西文旅產業招商碩果累累,全省共招引文旅產業項目545個,簽約項目開工率達到78.9%。
企業與地方的同頻共振——企業帶來資金、技術和理念,江西提供舞台、服務和機遇,形成了“企業盈利、產業升級、群眾受益”的良性循環。
“去年10月,我們已在南昌、九江、吉安、景德鎮等地落地多個項目。”力方數字科技集團總裁陳方前表示,我們總投資超過12億元,真切感受到了“江西速度”和“江西溫度”。
“我們選擇江西作為重要的戰略支點,不僅源於這裡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更看重江西各級政府營造的優良營商環境。”利亞德(廣州)視聽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在新余全資注冊了公司,將整合AI軟件開發、智慧場館建設等領域的資源,對江西景區、街區進行改造提升。
暑期,位於南昌市紅谷灘區九龍湖畔的保利大劇院推出了系列精彩演出,吸引了大批游客走進劇場觀演。該項目由保利(江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劇院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9億元,包含一個1600座席的歌劇廳、一個470座席的多功能廳以及一個藝術教育培訓中心。劇場建筑以棱角分明的瓷方為原型,目前已經成為南昌的亮麗風景、城市會客廳,人氣頗高。
南昌保利大劇院負責人張志強介紹,將與南昌文旅企業合作,孵化本地原創劇目等,更好傳播江西文化,助力江西文旅產業發展。
跨界破圈求共創
今年1月,江西省贛江新區出台支持網絡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10條措施,進一步完善微短劇的政策支持,吸引微短劇企業入駐。
今年6月,贛江新區與江西時刻互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微短劇產業基地正式啟動運營。該基地集劇本創作、拍攝制作、發行投流、版權維權、產業配套、綜合服務於一體,為微短劇創作者提供全方位服務,助力當地數字內容產業高質量發展。
“基地擁有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百個多元場景,提供一站式服務,解決轉場難題,還提供設備共享、後期制作協作等服務,進一步降低創作成本,讓劇組無憂創作。”基地負責人李悅晴介紹。
閱文集團公共事務區域負責人、江西公司總經理覃湘植與景德鎮文旅相關工作人員交流過程中,詳細了解了景德鎮陶瓷文化情況,表示希望能在陶瓷等領域聯合開發年輕人喜歡的文旅產品。
“我們目前正全力推動與江西的合作,依托渠道優勢,將江西主題短劇翻譯成多語種向全球推廣。”動信通(北京)科技集團副總裁劉嘉銘介紹。
華強方特文化科技集團董事長、總裁劉道強表示,將全力以赴做好項目經營管理,發揮集聚效應,把方特項目打造成江西全域旅游的新引擎和新熱點,助力江西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江西贛江招商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志雲表示,對接會活動是吹響江西文旅產業升級的沖鋒號。下一步,公司將構建人才、場景、資本服務三大支撐體系,助力簽約項目在贛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將政企對接成果加速轉化為產業發展實效。(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