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秋節期間,遼寧演藝集團整合資源,與相關單位聯合策劃推出了《但願人長久﹒2016詩樂中秋》晚會、“情滿中秋”非遺主題展演活動、小劇場非遺專場及兒童劇專場等系列活動。本次活動開展4天,場內外人潮涌動,觀眾近兩萬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聯合電視媒體打造“秋晚” 提升演藝集團品牌影響力
9月16、17日19:00,由遼寧演藝集團聯合沈陽廣播電視台共同打造的大型音舞詩畫《但願人長久﹒2016詩樂中秋》晚會在遼寧大劇院上演。
晚會集合了詩朗誦、歌舞、器樂演奏、雜技等多種藝術形式,呈現了一場全新的文化盛宴。除了遼寧歌舞團的主要演員和沈陽廣播電視台的知名主播,晚會還特邀了非遺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朱默涵、京劇名家常東、肩上芭蕾演員魏葆華、吳正丹等加盟獻藝,現場高潮迭起,觀眾反響熱烈。
遼寧歌舞團還拿出了金牌保留節目,《女兒風流》、《寫意春秋》等都曾獲過金獎,更加增添了這台晚會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聯合非遺項目舉辦廣場展演,攪熱中秋小長假
作為“2016年金秋文化惠民季”活動的另外一項重要內容,遼寧大劇院聯合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情滿中秋”非遺主題展演活動,於9月14日至16日在遼寧大劇院室外廣場舉行。
遼寧秧歌展演是遼寧省群體類非遺項目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集中展示。本溪的武社火表演、朝陽的寸蹺、喀左的背閣以及遼西的高蹺,都是第一次亮相沈城。連續3天的展演,14個精彩項目,令觀眾叫好連連,累計吸引觀眾近萬人次。
小劇場檔期滿滿聚攏人氣 雅俗共賞文化惠民
在遼寧大劇院小劇場演出的非遺項目專場中,古琴專場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嫦娥奔月》等節目韻味十足﹔東北二人轉專場用獨特的藝術手段“說、唱、伴、舞、絕”,令不少觀眾著迷﹔遼西木偶戲專場的木偶劇《農夫與虎》《看月餅》、木偶啞劇《青蛙與盒子》等節目以及兒童劇《白雪公主》,給孩子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讓孩子們了解到很多人生哲理。
遼寧演藝集團發揮自身資源優勢,與電視媒體的結合,借助沈陽廣播電視台滾動直播的宣傳力度,提升了遼寧演藝集團、遼寧歌舞團、遼寧大劇院的品牌影響力,同時,集團與非遺項目的結合,也體現了遼寧大劇院的文化惠民職能。
今後,遼寧演藝集團將繼續堅持“為人民而歌,為人民而演”的文化惠民宗旨,在不同的假日節點上,策劃推出系列演出和展演活動。(來源:遼寧省文化廳)
上一篇: 《復興之路》遼寧展助力文化惠民季 |
下一篇: 遼寧錦州民俗文化展示展演開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