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遼寧
遼寧
遼寧鞍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工作卓有成效
發布時間:2016-11-17 11:24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6-11-17

  鞍山市作為遼寧省較早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的城市之一,近年的非遺保護工作務實求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逐步形成。鞍山市積極挖掘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申報國家級名錄,並逐步建立和完善四級名錄體系。截至2016年,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總量83個,涵蓋門類、種類較多。其中,岫岩滿族剪紙、岫岩皮影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岫岩玉雕、海城高蹺、遼寧鼓樂(海城民間鼓樂)、千山寺廟音樂、鞍山評書、岫岩東北大鼓、海城喇叭戲、岫岩滿族民間刺繡、海城蘇氏正骨等11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鞍山皮影戲、海城皮影戲、岫岩單鼓、海城廟會、岫岩滿族民間歌曲、海城牛庄餡餅制作技藝、回族剪紙、小碼頭干豆腐制作技藝、岫岩民間鼓樂9個項目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鞍山口述文學、台安嗩吶咔戲、湯崗子理療按摩、千山彩塑彩繪等63個項目列入市級和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此外,鞍山還建立了與名錄體系相對應的傳承人隊伍,包括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7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9人,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78人。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傳播成效顯著。2016年,鞍山市首次舉辦非遺項目專場展演,嘗試將原生態的非遺項目搬上舞台,集中展示當年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傳承和發展成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提供了展示平台。同時,鞍山非遺還特別注重對青少年的宣傳,陸續開展非遺進校園、少兒曲藝專場等展演活動,讓非遺扎根青少年心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近年來,鞍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鞍山市鐵東區教育局積極合作,在鞍山市鐵東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設立遼寧省青少年曲藝教育基地和鞍山評書傳承基地,將培育目標對准廣大少年兒童,定期組織青少年開展鞍山評書展示活動,讓少年兒童認識評書、喜歡評書﹔並利用六一國際兒童節等有利契機,積極舉辦少兒曲藝大賽,讓鞍山評書藝術走進青少年世界﹔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為青少年創造交流和學習的機會,使得傳統的曲藝文化得到普及和傳承。

  鞍山非遺還積極舉辦“文化惠民送溫暖  群眾歡樂過春節”非遺迎春展活動、“傳承民族文化 筑夢精神家園”關愛老年人非遺專場展演等惠民活動,讓非遺走向大眾,實現文化遺產全民共享,促進非遺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來源:遼寧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