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遼寧
遼寧
遼寧:“小”戲曲尋求“大”作為
發布時間:2023-07-25 16:23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7-25
  7月上旬,遼寧省第二屆地方戲曲小戲展演舉行,來自遼寧省各市縣的20余家國有和民營院團,在5天的時間裡,演出了24個精彩的原創戲曲小戲。遼寧獨有的地方戲曲劇種遼劇、海城喇叭戲、阜新蒙古劇、凌源影調戲、鐵嶺秧歌戲以及評劇、拉場戲等悉數亮相。演出吸引了眾多戲迷,呈現出遼寧戲曲近年來持續向好的局面。
  地方戲曲小戲煥發活力
  第二屆地方戲曲小戲展演由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鐵嶺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鐵嶺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承辦。談到舉辦展演的初衷,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發展處處長高立軍說:“兩年一屆的地方戲曲小戲展演以‘搶救傳承,發展繁榮’為宗旨,目的是煥發基層戲曲院團的活力,激發創作熱情,打造優秀作品,形成全省地方戲曲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
  為參加此次展演,當地戲曲工作者帶著難以割舍的藝術情懷,充分發揚文化自覺,聚焦時代需求,創作出一大批生活氣息濃郁、地域特色鮮明的小戲新作。
  據悉,兩屆地方戲曲小戲展演共推出了52個新創小戲,其中,沉寂多年的凌源影調戲再登舞台,創作了《婆婆還鄉》《昭君叱賊》,恢復演出了阜新蒙古劇傳統戲《烏銀其其格》《砸斗》,創作了鐵嶺秧歌戲《不了情》《新貨郎》《村裡來了機器人》及海城喇叭戲《綠水青山情滿天》《夫妻和》,推出了遼劇《三姑告狀》《神鋸縣長》等。大連瓦房店市遼劇團團長葛莉莉在第二屆地方戲曲小戲展演研討會上用遼劇選段唱出了多年心聲:“本來是心若死灰不再盼,沒想到峰回路轉彩雲滿天。”
  多點發力持續推進
  遼寧舞台藝術如芭蕾舞劇、話劇、歌劇、京劇等在全國乃至國際舞台均取得過優異成績。遼寧省文化主管部門認為,戲曲小戲要在劇種建設、院團實力、人才積累、劇目創作等方面持續提升,以此與省市級大院團互為關照,在不同層面共同發力,實現全省舞台藝術的平衡推進。為實現這一目標,遼寧實施了多項戲曲發展創新舉措。
  兩年來,遼寧省財政增加投入,統籌省級藝術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大力支持實施地方戲曲扶持工程,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扶持作用。對遼寧獨有劇種的8部新作給予資金扶持並組織專家全程跟蹤指導,推動多部作品走向全國。其中鐵嶺秧歌戲《金秋榛情》、拉場戲《送兔》、海城喇叭戲《夫妻和》登上央視舞台﹔遼劇《龍鳳鏡》、評劇《第一黨支部》《沙海情》《現代花木蘭》《尋找英雄》等參加國家級演出活動﹔組成“遼寧地方戲曲藝術團”赴新疆塔城進行10場演出活動,擴大了遼寧戲曲對外影響﹔成功上演大型凌源影調戲《百合芬芳》,填補了該劇種沒有大型作品的空白。2023年初,《遼寧省新春戲曲晚會》匯集全省8個市的12家戲曲院團參加,以“全劇種全遼班”的陣容集中演出。
  今年,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首次設立了5個遼寧省戲曲名家工作室,發揮老藝術家的傳幫帶作用。在第二屆地方戲曲小戲展演開幕式上,為戲曲名家工作室頒發牌匾,同時簽訂協議書,明確工作室職責、管理辦法、評選標准、資金扶持力度等。
  與之相對應,為激勵青年戲曲人才成長,本次展演還評出了“地方戲曲小戲表演藝術傳承英才”,10位出色的年輕演員獲此殊榮。鐵嶺市民間藝術團演員曾斌,以自身經歷創作演出了鐵嶺秧歌戲《不了情》,表現因生活所迫從劇團“出走”,又因對藝術的熱愛與不舍,在團長和同伴的召喚下回歸舞台的感人故事。獲頒“傳承英才”給了他巨大的鼓勵,他說:“既然熱愛戲曲,走上了這條路,我就要在這個舞台上努力深耕,不停腳步。”
  確立高標准發展目標
  兩屆地方戲曲小戲展演之後,遼寧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發現了今後的上升空間。主辦單位和評論專家達成共識:遼寧的戲曲小戲創作不能因其“小”而放鬆標准,相反要更注重精品創作。
  為提升劇目質量,展演期間,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邀請了多位戲曲名家組成專家組,每場演出結束之後都進行深入的“一戲一評”。整個展演結束之後再召開大型研討會,主辦單位、省內戲曲專家和各演出單位負責人及創作者紛紛發言,對演出活動進行系統研討,總結經驗、交流看法,給出了進一步強化劇種建設,在音樂唱腔、表演風格、語言唱詞上增加可識別性,擴大小戲創作的題材視野,避免同質化傾向等方面的中肯建議。
  此次展演,鐵嶺市民間藝術團的演出水平得到了專家的一致認可。該團長期不懈地抓創作、抓演出,曾多次登上央視的舞台,演出經驗豐富,形成了節奏明快、語言幽默、載歌載舞、高亢清越的遼北風味演出風格。此次該團表演的開場說唱《畫遼寧》、秧歌戲《不了情》《新貨郎》《老兵捐獻》等,均有上乘表現,成為本屆展演的亮點。
  針對基層院團整體水平需要提升的普遍問題,遼寧將從多個角度逐步尋求解決辦法。高立軍介紹,接下來將深化戲曲院團改革,制定有利於發展和扶持的政策,落實資金保障及人才獎勵政策。扶持戲曲劇本創作,以地方戲曲培訓班、師帶徒、人才比武、展演交流、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等辦法,大力培養戲曲人才。同時,積極參加國家級地方戲曲展演,繼續辦好兩年一屆的遼寧省地方戲曲小戲展演等有關活動。計劃舉辦遼寧省戲曲大賽,評選遼寧文華獎,激勵戲曲人才成長。(毛琦 葛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