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東北亞(沈陽)文化旅游創意博覽會(簡稱“文博會”)在遼寧省沈陽市舉行,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家參展商帶著豐富多樣的展品、風格鮮明的展演亮相沈陽。
本屆文博會規劃了“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展區”“國內展區”“國際展區”“文旅創意(休閑)展區”“舞台表演區”五大區,為期3天的博覽會現場累計吸引近4萬人次觀眾。
在國內展區,記者看到,數字化再現的雷鋒出現在大屏幕上,聲情並茂地講述自己的故事。據制作單位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運用數字技術,他們制作了數字影片《又見雷鋒》,1︰1深度還原雷鋒形象及人物特征,讓雷鋒重回軍營,與昔日的戰友見面,與雷鋒小學的孩子們親切對話。
近年來,沈陽市積極推動“科技+創意”賦能遼寧紅色文化,鼓勵數字技術與紅色文化相結合,深度挖掘紅色文化資源,運用新媒體、新技術,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創建紅色文化的“元宇宙”,通過數字技術催生文化產業的新業態,把更好看、更經典、更有意義的紅色文化帶給沈陽百姓。
今年上半年,沈陽文旅市場持續火爆,接待游客5979.05萬人次,旅游收入592.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78%和69.05%。其中,博物館成為各地游客了解沈陽的熱門目的地,博物館相關文創產品收入也隨之大幅增長。截至今年7月底,張學良舊居陳列館參觀量達130萬人次,同比2019年增長68.95%,文創產品收入創歷史新高。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預計全年接待觀眾將超過200萬人次,文創收入同比2019年增長50%,在全國抗戰類博物館中排名前三。
作為東北地區文創產品開發的先行者,沈陽故宮文創充分利用院藏資源開發具有城市文化品牌特色的文創衍生產品,在產品研發、制作、銷售等方面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式發展,通過系統的梳理和整合,研發出包括沈陽故宮建筑、八旗、永福、彷古等多個文化主題系列近千種文創產品。本屆文博會上,沈陽故宮博物院把朱紅色的宮牆搬進展廳,讓到場觀眾感受到沈陽故宮的磅礡大氣。
在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展區內,七市一區悉數到場,各家重點展示了特色歷史文化、旅游景區、文創產品、文化演藝、出版發行等內容,從非遺剪紙、文創產品、核桃木工藝品、文房雅器到遼瓷遼硯、撫順煤雕與琥珀、阜新瑪瑙、主題系列玩具,不僅傳承延續了傳統技藝,也加入了現代科技手段,這些優質的文旅產品盡展沈陽現代化都市圈的實力與魅力。
“我們帶來了30余種文創產品以及撫順當地的特產,食品類上午已經被搶購一空。”展會現場,撫順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綜合宣傳科科長李剛忙碌異常。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各城市間山水相連、人緣相親、文化一脈,在深入貫徹落實遼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圈一帶兩區”發展戰略進程中,各地共商區域合作、共謀聯合營銷、共施協同發展互利共贏大計,走出了一條特色新型區域一體的旅游產業發展道路。
沈陽市市長呂志成表示,當前,沈陽正在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錨定打造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實施文化旅游產業三年倍增行動,推動全市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沈陽將全力打造“近者悅、遠者來”的文旅生態,積極推廣數字文旅應用場景,落實支持文旅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努力營造讓廣大游客開心、舒心、放心、暖心的旅游環境。(賈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