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遼寧
遼寧
擦亮“萬裡長城東端起點”品牌
——遼寧大力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發布時間:2024-01-04 11:20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李曉霞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4-01-04

  長城遼寧段是“萬裡長城東端起點”所在,整體呈“M”狀蜿蜒分布,西接燕山余脈,東至鴨綠江畔,北抵內蒙古草原,南臨渤海之濱。在遼寧省眾多地市中,各個時期的長城遺存廣泛分布於其中的13個。近年來,遼寧依托獨特的長城資源、美麗的生態環境,大力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持續擦亮“萬裡長城東端起點”特色品牌。2023年12月,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經驗交流活動在遼寧葫蘆島市舉辦,詳實的成果案例、豐富的建設經驗紛紛呈現,匯聚起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的更大合力。

  保護為本 傳承文脈

  遼寧境內長城資源富集,呈現出經過縝密設計的完整防御體系特征。近年來,遼寧以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為契機,進一步強化長城保護。

  在葫蘆島市綏中縣錐子山長城附近,記者遇到了長城保護員葉德岐,他負責從正冠嶺到小河口這段長城的巡護工作,一共24個烽火台,近4公裡,每天翻山越嶺是他的工作日常。“咱這祖祖輩輩就生活在長城腳下。”葉德岐說,“我們祖上是從浙江義烏過來的,在此繁衍生息幾百年,在這裡扎根了。”

  在遼寧長城腳下,像葉德岐一樣的長城守護者還有很多。他們以平凡的工作承擔起了不平凡的使命。

  近年來,遼寧從省級到各地市層面,從政府到企業,從協會組織到民間志願者,形成了保護長城的合力。

  2020年,遼寧成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領導機制,隨後全省13個長城沿線市相繼成立建設領導機制,形成全省一盤棋、合力抓工作的格局。2021年,印發《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遼寧段)建設保護規劃》﹔組織成立7個督導組,先後20余次赴各市檢查督導建設任務﹔組織丹東、錦州等市召開20余次長城工作推進會。

  “長城是人類創造精神的杰作。”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盧錫超說,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有利於保護各歷史時期長城文物本體的形制、結構、材料、營造技術與工藝,保護各類長城所承載的歷史信息,特別是可以充分利用數字化、信息化技術等手段,減少各種自然和人為因素對長城的影響。

  綏中縣境內長城總長度超過133公裡,為保護好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綏中做了大量工作。如積極申報文物保護單位,科學劃定長城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聘請長城看護員,實施了錐子山長城大毛山段部分段落搶險工程、九門口長城敵台及馬面搶險工程、中前所城北牆維修工程等項目。

  “長城本體保護及周邊風貌的維護一直是我們的工作重點。”綏中縣文化旅游事務服務中心主任曹楠介紹,“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保護長城是我們傳承中華文明的使命。要保證對長城本體的保護,對長城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要嚴格管控,防止因各種建設項目引起破壞。”

  優選項目 注重質量

  在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過程中,遼寧立足系統保護,優選項目,保護傳承長城文化,讓國家文化公園更好惠及百姓。

  據介紹,遼寧省共有8項國家級建設項目,包括錐子山長城景區遺址遺跡保護利用、綏中長城博物館建設、東北亞邊疆歷史文化博物館建設、遼陽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寬甸六堡”展覽館建設、叆陽城遺址展示、赫甸城址遺址遺跡保護利用、葫蘆島市長城文化和旅游復合廊道建設等。省級建設項目共有五大類90余項。

  在諸多項目中,有許多值得關注的亮點。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擔部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遼寧段)展覽任務,為此,研究院組織策展團隊赴山海關長城博物館等地進行專題學習,如期完成布展工作。展覽第一部分包括分布走向、建造技術、防御指揮等內容﹔第二部分包括守土安邦、發展經濟、交流融合等內容﹔第三部分包括保護先行、謀篇布局、奮勇推進等內容。

  “展覽以遼寧境內長城為依托,生動展現了一幅長城縱橫遼海、雄貫四方、民族融合以及在新時代煥發新生的史詩長卷。”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相關負責人李霞介紹,“展覽使觀眾深刻體會到長城所凝聚的中華民族精神,進而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理解現代中國。”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發掘的丹東市虎山長城遺址,地處遼東鴨綠江畔,歷史厚重,地位特殊。修復後的虎山長城臨江峭立、依山就勢、巍峨蜿蜒,重現了當年“明長城之首”的壯觀氣勢。“如今,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丹東段)建設中,丹東部署了多個優質項目,如丹東‘寬甸六堡’展覽館,建成後將成為新地標。”丹東市鳳城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副局長姜恩慶說。

  加強宣傳 塑造品牌

  為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更好傳承長城文脈,遼寧著力加強長城宣傳展示,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早在2021年12月,遼寧丹東就舉辦首屆長城文化發展論壇,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起到有力宣傳作用。2023年12月,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經驗交流活動再次走進遼寧,業界人士齊聚葫蘆島,交流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產保護傳承做法,分享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積極經驗。這次活動也成為遼寧展示建設成果的重要平台,來自遼寧、葫蘆島、綏中的代表系統介紹了長城保護利用的豐碩成果。

  據介紹,遼寧推出了一整套長城文化宣傳作品、舉辦了一系列長城文化活動、打造了一批“長城文化特色展示點”,如出版《長城文化在遼寧》系列圖書,推出《龜山段明長城考古調查報告》等研究成果﹔拍攝《筑夢長城﹒遼寧篇》《長城,屹立在遼寧》宣傳片,舉辦“長城腳下話非遺群眾藝術活動”“點亮九門口長城”系列活動等。

  遼寧還積極策劃推廣主題旅游線路、搭建網絡宣傳平台。值得關注的是,遼寧省以長城文化遺產廊道為載體,串聯和銜接相鄰的河北、內蒙古長城資源,設計長城文旅專線﹔舉辦“大美長城——長城(遼寧段)風光攝影圖片展”,生動呈現萬裡長城之美﹔積極打造“到本溪看長城”文旅品牌和精品旅游項目、線路等。

  “建好用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打造具有遼寧特色的‘萬裡長城東端起點’名片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積極舉措,也是推動實現遼寧省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實踐,任務艱巨、使命光榮。”盧錫超說,下一步,遼寧將持續發力,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長城文化集中展示點﹔加大對遼寧長城文化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擦亮“萬裡長城東端起點”特色品牌﹔探索建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評估促進機制,以評促建﹔用好建設成果,打造遼寧長城精品旅游線路,滿足人民對長城文旅產品的需要。(周鳳文 李志剛)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