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遼寧
遼寧
百年工業遺產群 本溪文旅新秀場
發布時間:2025-02-20 15:19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5-02-20
  1月2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遼寧省本溪市,考察了鞍鋼集團所屬的本鋼板材冷軋總廠第三冷軋廠。1月2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聽取遼寧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指出,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在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越是發展任務重,越要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近年來,本溪市積極推動本溪湖工業遺產群保護開發,用好工業遺產資源,開展紅色教育活動,開發生態旅游線路,推動工業旅游發展。目前,遺產群已經成為游客感受煤鐵之都精神、了解鋼鐵工業歷史、感受工業旅游魅力的熱門目的地。
  生動展現遺產群深厚底蘊
  走進位於本溪市溪湖區的本溪湖工業遺產群,本鋼一鐵廠舊址、本溪湖火車站等8組遺址及大量鋼鐵設施設備,仍然在向游客訴說著歷史的變遷。
  本溪市文物保護中心副主任王寵智介紹,遺產群作為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的重要見證,也是鞍鋼集團本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鋼集團”)的前身,承載著百年煤鐵工業的歷史記憶。這裡不僅是東北地區洋式高爐的鼻祖,更是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
  從昔日的鋼鐵重鎮到如今的工業旅游勝地,遺產群的轉型之路充滿了探索與創新。通過將工業遺產與自然景觀相結合,遺產群逐漸成為集紅色教育、文化創意、研學旅游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區,並於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被列入國家第一批工業遺產名錄。
  近期,國家文物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共和國印記——工業之光耀中華”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典型案例名單,本溪申報的“本溪湖煤鐵公司:‘中國第一鐵’保護利用”案例成功入選,這也是對當地保護開發和利用遺產群的高度肯定。
  “工業遺產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城市精神的象征。”在外讀大學四年級的本溪籍學生肖嘉一說,“本溪的鋼鐵工業曾為共和國的第一杆槍、第一門炮、第一艘輪船和第一顆衛星提供了原材料。我特意帶著同學來遺產群看一看,感受工業文化的魅力。”
  廣泛開展紅色教育活動
  本溪湖工業遺產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日俄戰爭時期的烽火歲月,是中華民族從屈辱歷史中崛起、自強不息的生動見證,如今也成為開展紅色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並被列入第二批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單。
  “遺產群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紅色精神傳承的鮮活課堂。”王寵智說,步入這片遺產群,游客彷佛穿越時空隧道,能夠深切體會到中國鋼鐵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波瀾壯闊歷程,感受一代代工人在黨的領導下頑強奮斗的精神。位於遺產群的本鋼一鐵廠舊址內,仍保留著煉焦爐、洗煤樓、熱風爐和除塵設備等,訴說著往日的輝煌與艱辛。
  值得一提的是,展現新中國鋼鐵事業的電影《鋼鐵意志》等曾在此取景拍攝,進一步提升了遺產群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百年鐵廠,矢志報國,成為後輩的精神力量。為更好地傳承與弘揚紅色精神,本溪還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完善旅游功能,通過舉辦工業文化節、紅色教育活動,增強市民游客對遺產群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鼓勵年輕人參與遺產群的保護與傳承,讓工業文化的記憶代代相傳。
  “我們將依托豐富的工業資源、紅色資源優勢,打造工業旅游、紅色旅游精品,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銳意進取、奮斗拼搏,書寫鋼鐵報國之志,厚植愛國情懷。”本鋼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更好激發綠色旅游活力
  近年來,本溪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積極發展綠色旅游,展現出旖旎靈秀的自然山水畫卷。
  本溪湖工業遺產群以“生活秀帶”示范區為依托,開發了“一河兩帶五節點”的綠色旅游線路,將工業遺產與太子河流域的自然風光相結合。游客可以在參觀高爐遺址的同時,感受太子河的清澈寧靜,體驗工業文明與自然生態的和諧共生。
  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局長胡永莉說:“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將進一步加強工業遺產和共和國工業發展見證物的保護利用,深入挖掘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時代價值,大力弘揚工業精神,打造具有本溪特色的工業文化發展模式,繼續加大對工業遺產保護和綠色旅游開發的政策支持,推動工業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遺產群的綠色旅游開發,不僅續寫了工業文明的故事,更為本溪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生態為筆、遺存為紙,工業與生態共融共生,展現出一幅充滿希望與生機的美麗畫卷。“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本溪工業旅游發展指明方向,我們倍感振奮,深受鼓舞。”胡永莉說,未來,本溪將繼續以遺產群為載體,以綠色旅游為引擎,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周鳳文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