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內蒙古
內蒙古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打好發展“組合拳”
按下旅游“快進鍵”
發布時間:2020-09-18 09:44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李曉霞
信息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2020-09-18

  2020年以來,面對嚴峻形勢,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懈怠,一手抓旅游發展不動搖,主動作為、精心謀劃、多措並舉,積極應對疫情對旅游業影響,推動旅游業復蘇,重振旅游市場。截至8月底,內蒙古總計接待國內外游客6468.78萬人次,恢復到去年同期接待水平的56.90%﹔實現國內外旅游業綜合收入1095.81億元,恢復到去年同期收入水平的40.96%。

  提前謀劃布局,緊抓疫後發展機遇。7月9日至14日,在文化和旅游部決定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游前夕,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提前謀劃、主動出擊,組織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重點文化和旅游企業赴山西、陝西、寧夏、河北、遼寧、吉林等毗鄰省區開展文化和旅游宣傳推介活動,雙方就共享優質旅游資源、共建旅游精品路線、共拓旅游客源市場等多個方面達成廣泛共識,現場簽訂深化省際文化和旅游開發合作協議72份,取得了跨省旅游恢復的先機,實現內蒙古旅游在疫後率先進入旺季。

  強化扶持引導,提振旅游市場信心。在指導旅游企業用足用好國家和內蒙古自治區已出台財稅、金融、社保等扶持政策的同時,結合內蒙古旅游業發展實際,制定出台了《關於支持文旅產業克服疫情影響加快恢復發展的若干措施》,從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加大企業信貸支持等方面制定了23項具體舉措,促進旅游市場恢復發展。聯合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印發了《2020年度減免旅游景區門票開展企業貸款貼息的實施方案》。積極協調發改、財政、稅務、銀保監等部門,為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文化和旅游企業減免房租、免征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據統計,為內蒙古A級旅游景區補貼門票1.43億元,協調保險公司為旅行社減免停工停產期間旅行社責任險保費238.88萬元,為903家旅行社暫退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1.43億元,切實為文化和旅游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真金白銀”支持。

  搭建融資平台,紓解企業資金壓力。針對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資金困難,組織召開政銀企對接洽商會,與中國工商銀行內蒙古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協調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適當降低貸款利率。8月中旬,聯合金融機構相繼在赤峰、通遼開展文化和旅游項目融資對接工作,重點推薦了24個文化和旅游項目,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截至目前,向金融機構推薦融資貸款項目88個,共計貸款1.4億元。

  精准包聯服務,助推景區加速發展。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領導班子成員帶頭,組織廳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副處級以上125名干部,對重點旅游景區進行包聯幫扶,幫助解決困擾景區發展的實際問題,指導旅游景區創新管理、提檔升級,促進全區旅游景區加快發展。截至目前,共查找了旅游景區在生產、經營、用工、項目落地等方面存在的堵點難點問題140多個,涉及旅游交通、旅游產品、產業配套等諸多方面,提出了整改建議、制定了整改舉措。

  聚焦重點地區,開拓潛在客源市場。8月12日至16日,組織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旅游企業赴南京、蘇州、杭州、深圳、廣州等重點城市開展以“暢游內蒙古”為主題的系列文化和旅游宣傳推廣活動,成功將旅游宣介觸角伸到了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讓更多的人了解內蒙古、愛上內蒙古、暢游內蒙古。

  加強宣傳營銷,提升旅游品牌形象。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實施精准營銷,全面提升內蒙古旅游的關注度及品牌影響力。組織召開了“草原旅游安全可靠”“內蒙古人游內蒙古”等新聞發布會,制作了內蒙古文旅趣味互動H5、“內蒙古人游內蒙古”微電影和系列旅游動漫小短片,掀起了暑期旅游度假游熱潮。廳機關號召全區文化和旅游系統干部職工自覺擔當“內蒙古旅游宣傳大使”責任,借助微信群、朋友圈、抖音小視頻等渠道,大力宣傳內蒙古文化和旅游,吸引更多游客來內蒙古旅游觀光、休閑度假。

  創新文旅融合,激發文旅消費潛力。從端午小長假開始,在全區范圍內全面開展精品演藝、文創和非遺進景區系列活動,著力推動文旅消費,提振市場信心。截至8月底,全區共計舉辦了736場演出,其中自治區藝術團體在大召廣場、如意廣場、惱包村、昭君博物院等地共舉辦演出、展覽108場,各盟市在景區組織展演活動628場,有力地帶動了文化和旅游市場消費回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大力開展全區民族手工藝和文創旅游精品展示活動,200余家企業參展,匯集文創旅游商品5000余款、非遺代表性項目35個。特別是在活動期間,舉辦了傳統蒙古包及文創旅游商品訂貨會和洽談對接活動,達成合作意向120個、簽約金額800多萬元,實現線上線下銷售額4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