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內蒙古
內蒙古
共話旅游發展 同心展望未來 
——2023中國(阿爾山)旅游大會舉辦論壇、分享會促進交流提升
發布時間:2023-09-06 08:19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3-09-06

  這是一場思想碰撞的盛宴,更是一次交流交融的大會。9月2日至3日,2023中國(阿爾山)旅游大會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舉辦。全國各地文化和旅游業界代表齊聚這座以旅游聞名的小城,參加2023阿爾山文化旅游論壇、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享會、旅游促鄉村振興助共同富裕論壇等活動,進行思想交鋒,共話旅游發展。

  深化文旅融合 發展綠色旅游

  在2023阿爾山文化旅游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文旅融合 綠色發展”主題,深入探討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綠色旅游發展方向和路徑,為我國旅游行業把脈問診、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近年來,我國堅持文化賦能和旅游為民,充分發揮旅游業在促消費中的積極作用。今年上半年,文化和旅游部認定18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57家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7家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指導中國旅游車船協會和全國旅游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認定22家5C級、4C級自駕車旅居車營地。“我們還舉辦了文化和旅游新供給新需求對接活動、全國旅游休閑街區創新發展交流活動。”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一級巡視員宋奇慧介紹,這些產品的推出、活動的舉辦,創新豐富了文旅供給,更好滿足了大眾旅游時代人民消費需求。

  作為2023中國(阿爾山)旅游大會舉辦地,阿爾山市近些年持續在深化文旅融合發展方面發力。阿爾山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天鳳結合阿爾山市的發展實踐介紹,推進文旅融合,要在產品業態上突出高品質,力求國內一流、國際知名﹔要注重深化景城融合、主客共享,健全人性化基礎設施﹔要堅持游客至上、服務為本,不斷提升專業化管理服務水平。

  “綠色發展是全球共識,是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要求﹔綠色旅游是朴素的理想,也是快速發育的市場。”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唐曉雲認為,綠色旅游是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價值理念的旅游開發方式,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可以極大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自然資源的損耗。同時,全方位導入綠色旅游理念、培育綠色旅游產品,促使綠色理念融入游客生活,也是綠色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吳殿廷結合國內外一些地區的成功案例建議,推進綠色旅游,要大力培育康養游、鄉村游、邊境游、研學游等綠色旅游產品﹔要堅持“小投入、微改造、大提升”,實施“改用結合、街景融合、養管結合”﹔要盡量對環境弱打擾、重保護,使綠色發展持續賦能綠色旅游﹔要堅持“保護與治理”雙向發力﹔要多措並舉推動文旅融合,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要多點發力,推進景城互融,培育城市發展新動能。

  強化交流交融 促進民族團結

  “旅游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了一起。”在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享會上,與會嘉賓認為,旅游業不僅可以幫助各民族更好地共享偉大祖國發展成果,更是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黏合劑,可以促進各民族兒女更頻繁地交往、更深入地交流、更美好地交融,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四川漢源縣古路村黨支部副書記駱雲蓮作為彝族人,直觀感受到旅游業給古路村帶來的可喜變化。“不管是險峻的騾馬道,還是跨越大峽谷的索道,彝族群眾聚居的古路村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游客前來打卡。老鄉們在村裡開起農家樂、吃上旅游飯,富了生活也美了家鄉。”

  “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壯族的節日,也是廣西各民族共同的節日,吸引著全國各地游客到廣西感受其特色與風情。全國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廣西民族博物館講解員覃婷介紹,廣西民族博物館承辦了多屆“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主會場系列活動,每年活動期間觀眾量平均達到8萬人次。

  在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燕琴看來,旅游業的發展可以激發地緣、血緣、業緣和趣緣等社會關系,讓各族人民通過旅游交往交流交融實現價值共振共創與共生,推動各民族在思想和行動上實現全面互嵌式發展。

  “旅游發展帶來的商貿交往、文化互鑒、情感溝通等,有助於深化‘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價值共識。”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長劉曉東說。

  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饒祥碧認為,發展旅游業有利於凝聚社會共識,推動各民族之間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副所長范恩實建議:“要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打造有利於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旅融合產品,深化文化交流。”

  賦能鄉村振興 助力共同富裕

  興鄉村,促共富。在旅游促鄉村振興助共同富裕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鄉村旅游質量效益提升、推進鄉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旅游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旅游實現鄉村多元價值等主題進行交流分享,探討鄉村旅游如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在內蒙古不少地方,鄉村旅游已成為暑期旅游的新寵。到遼闊草原策馬揚鞭,在古村落觸摸歷史文脈,在特色集市品民族美食……鄉村旅游讓大家玩得開心、暢快。”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蔚治國介紹,內蒙古將進一步強化鄉村文化陣地建設,為鄉村振興培根塑魂﹔強化文化遺產活化利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強化鄉村文化惠民,豐富鄉村文化生活﹔強化品牌建設,引領鄉村旅游提質升級﹔強化農文旅融合發展,催生新業態、延伸產業鏈,持續推動旅游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

  “鄉村旅游要提升傳播力,形成強大的品牌和口碑效應。”北京大學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新媒體研究院副院長李瑋說,以“村BA”“村超”為例,可以看出鄉村旅游要根據自身優勢,在自有資源的土壤上,打造出獨特的IP。“村超”最大的傳播者是被調動起來的農民和大眾參與者,新媒體專班人員起到了組織和推動二次、三次傳播的推手作用,政府的融媒體中心也在積極助力。

  抖音集團企業社會責任部項目總監何慧認為,鄉村旅游要乘上數字化發展快車,進一步提升數字能力、推動數字營銷,探索“鄉村旅游+數字經濟”新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論壇上還展示了各地積極發展鄉村旅游滋養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實踐。比如,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結合古村落資源,打造了塚斜古村文化旅游節﹔甘肅省隴南市朱家溝村組織老藝人彈起地方的土琵琶、唱起地方的毛山歌﹔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每年舉辦那達慕、農牧民文藝匯演,扶持農牧民開辦農牧家樂。(王洋 趙騰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