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包頭博物館:多彩活動培育“文化種子”
發布時間:2024-05-28 11:2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5-28
近日,在內蒙古包頭博物館裡,拓片體驗、博物館裡的小小考古家、棋盤知識闖關競賽和石磨盤體驗等研學活動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增長知識、在體驗中獲得感悟。
“遠古先民以古拙又靈動的筆觸在岩石間刻下了神奇的圖像,在滄海桑田的變遷中又沉澱為不可復制的傳奇。”包頭博物館的講解員正在給孩子們講述內蒙古岩畫的故事。講解員與孩子們時而互動提問,時而賞析岩畫的美。多元豐富的教育互動內容,讓孩子們欣賞到岩畫的藝術魅力。
包頭博物館社會教育部主任龔鵬表示,為了滿足孩子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豐富他們的課外生活、培育“文化種子”,包頭博物館打造了“小小國寶傳承人”講解培訓班及“博物館裡的小小考古家”“小小文物醫生——文物修復輕體驗”“衣冠裡的華夏——多彩的民族服飾”“尋寶小先鋒”“越夜越精彩——包頭博物館之夜研學活動”六大類研學活動,年均開展主題系列教育活動近300場,其中50多項精品內容是針對不同觀眾量身定制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包頭博物館結合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和館藏文物特點,在傳統節慶日和寒暑假期間推出特色研學活動,將知識的趣味性與動手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文物保護意識,激發學生的歷史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包頭博物館精心策劃“文物拼圖”體驗活動,將通過拼圖形式,展現包頭博物館展廳內館藏一級文物的基本形狀、顏色和圖案等,讓孩子們在深度了解文物的同時,鍛煉思維敏銳度及空間想象力。
在六大類研學活動中,值得一提的是“衣冠裡的華夏——多彩的民族服飾”活動。此項活動以56個民族服飾為主題,攜上下5000年於方寸,納56朵繁花於袍裳,以通俗易懂的講解和沉浸式的演繹,引導參與者格物致知,讓其更深切地感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必要性和深遠意義。很多家長認為,這項研學活動不僅可以讓孩子了解各民族的文化,還能深刻感受民族之間的融合和團結。
在打造精品研學活動的過程中,包頭博物館打破傳統觀念,結合文旅發展新業態和博物館發展新要求,創新打造了“越夜越精彩——包頭博物館之夜研學活動”。這是集文物展示、社教活動、研學、旅游、文創銷售、文藝演出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惠民活動,以豐富多彩的節目、多元豐厚的文化導入、高雅激情的演繹互動,讓人們實實在在感受文化的溫度和厚度。
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主陣地,不僅應該發揮出自身的優勢,還應該延伸服務職能、創新服務思路。包頭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館,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精准度,打造了極具特色的研學項目,不僅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與文物、歷史對話的空間,更為新時代少年提供了專屬的精神食糧。(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