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夏日,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興和縣的察爾湖波光粼粼、碧水潺潺。興和縣政府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綠色為底色,構建起“現代農牧業+休閑度假+鄉村文化+生態農庄”四大產業為支撐的田園農旅復合產業鏈,走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察爾湖,蒙古語意為“春天的湖”,屬於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這裡有戰國趙北長城遺跡、清朝額駙班第墓等遺存。結合現有文旅資源和生態優勢,興和縣政府聯合內蒙古察爾湖開發有限公司,科學布局、合理開發,通過資源合並、融合轉型,構建了當地農文旅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興和縣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我們把一個村當做一個‘景點’,把一塊地當做一個‘小品’來規劃設計,打造‘吃農家飯菜、採綠色蔬果、住特色民宅、觀田園風光’的美麗鄉村農旅融合項目,拓展產業鏈條、拓寬增收渠道,實現融合發展新模式。”
本著獨特的資源優勢,興和縣委、縣政府和內蒙古察爾湖開發有限公司積極構建“以文旅促農,以農養牧,農牧(漁)結合循環發展”的創新發展模式。
為了讓游客吃上原生態的野生魚,當地從育苗抓起,採取增殖放流的方式,不斷改善魚類種群結構和水域生態環境,科學治理規劃,提升了察爾湖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現已實現“魚養水,水養魚”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如今,“山清水秀、如詩如畫、蒼山含翠、綠水多情”成了察爾湖的代名詞。同時,遵循“循環利用”的發展模式,培育綠色有機的安全食品,促進了農牧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打造與市場接軌的現代農業體系。
興和縣東距北京240公裡,西去呼和浩特220公裡,察爾湖生態旅游區距興和縣15公裡,憑借便捷的交通優勢,當地打造京郊旅游“打卡地”,建設集農業觀光、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於一體的旅游綜合體。依托農牧業和生態資源,大力發展以鄉村游、體驗游、生態游為主的休閑旅游,讓游客參與農業採摘、農耕體驗等,“零距離”親近大自然,體驗田園生活,同時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內涵,開展龍舟比賽、冬捕、放牧等活動,讓游客在體驗中感受察爾湖的魅力。
目前,察爾湖漸已建成農業大地景觀觀光體驗區、濕地觀光休息區、農耕文化體驗區、北岸濱海度假區、南岸濱海休閑運動區以及畜牧業養殖觀光區等多形態觀光體驗區。農文旅組合發力,將當地的資源整合利用,為游客提供多元體驗空間。
生態好了、游客來了,如今,察爾湖年平均接待游客18萬人次。生態、農業、文化、康養、旅游的相互賦能以及綜合化、一體化的發展模式,不僅讓察爾湖的生態環境好了,也讓群眾的生活質量產生了質的飛躍。(王慧)
上一篇: 內蒙古舉辦北疆非遺精品展 |
下一篇: 內蒙古四方面優勢吸引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