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文化產業要發展,就要求企業要研發和生產與市場對路、與旅游結合的經典產品,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可調控的良性機制。
西寧新之奇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於今年研發設計的“福運轉經輪”系列產品,在6-8月期間銷售近6萬個,成為青海文化旅游紀念品同期銷量冠軍。一個小小的轉經筒上,折射出青海文化產業發展的大趨勢——與旅游結合,促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福運轉經輪將青海省特色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地域文化融為一體,做工精細,用途多樣。這是青海省文化旅游產品實現升級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質地粗糙、樣式單一、雷同度高的文化旅游產品充斥青海省市場,制約了文創產品的升級換代,無法滿足日新月異的群眾消費需求。這種狀況與青海省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生態文化、歷史文化等文化資源豐富多元的省情也是矛盾的。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青海省文化部門採取多種措施,在文化產業人才培養、文化產品展示平台搭建、文化企業交流機制建設、小微文化企業扶持幫助、文化旅游融合方面狠下功夫,鼓勵研發人員多了解青海省情,在產品設計上體現青海文化內涵,堅持青海文化本色,形成青海文化特色。
青海省重點政策扶持文化產業項目的實施,2011年至2013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在20%以上。
近日,文化部發布“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4)”,青海省文化產業驅動力指數首次入圍全國前十,居第三位,文化消費環境、滿意度分別列全國第八名和第十名。驅動力指數主要反映的是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環境,除了市場環境、創新環境,公共環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來源: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
上一篇: 青海省文化產業項目申報與管理培訓班舉辦 |
下一篇: 文化界專家為青海“十三五”舞台藝術創作建言獻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