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青海
青海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河湟刺繡”培訓班舉行
發布時間:2020-10-19 09:45 來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 2020-10-19

  101015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青海省文化館主辦、樂都區錦峰刺繡專業合作社、樂都區文化館、峰堆鄉人民政府承辦的為期6天的2020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河湟刺繡”培訓班(“河湟刺繡”第四期培訓班)在海東市樂都區峰堆鄉如期舉行。這是青海省文化館依托“河湟刺繡”省級非遺項目專項保護資金在非遺傳承基地舉辦的培訓班,也是將培訓拓展到鄉村、農村刺繡工坊的首次嘗試。培訓班邀請省內資深刺繡專家、“青繡”企業帶頭人、傳承人等為刺繡工坊和繡娘把脈、傳道、授業。 

  前期考察摸底,因地制宜培訓。今年8月份,省文化館組織“河湟刺繡”傳承人群赴省內重點青繡企業、公司、工坊進行觀摩考察交流學習,同時對“河湟刺繡”傳承人群的基本情況和培訓需求有了深入的了解。觀摩考察交流結束後經梳理,海東市樂都區在“青繡”的普及、推廣及研發上相對滯後,在刺繡等手工行業的培訓方面有待加強,有部分繡娘明確提出“培訓需求”,如樂都錦峰刺繡專業合作社的近30名繡娘,由於她們地處偏僻,迫切需要得到實訓。針對這一情況,省文化館有的放矢,組織邀請省內刺繡專家、傳承人“走下去”培訓。 

  工坊實訓踏查,精准篩選培訓。為真正讓“河湟刺繡”傳承人群和“青繡”繡娘按需所學、學有所用,省文化館充分利用館內專家、老師資源,借助“河湟刺繡”傳承基地平台,對幾個傳承基地逐個分析對比,精准篩選,重點選擇“青繡”發展薄弱的樂都區舉行培訓。在培訓方式上變“接上了”培訓為“送下去”培訓﹔課程設置上,變“填鴨式”授課為“點餐式”教學,比如在這次的培訓中有部分學員表示想學習“構圖”“色彩搭配”,培訓班就邀請了“河湟彩繪”等相關專家、傳承人進行授課。 

  實踐案例結合,學員互動交流。在培訓班環節設計上,注重理論與實踐案例授課相結合,突出互動交流,疑難解惑,幫學員鞏固成果,破解刺繡難點。學員結合課程所學老師提問刺繡花樣、圖案設計、文創技術等方面的疑點難點,授課老師現場手把手“支招”。培訓結束後,省文化館將邀請相關專家和工作人員到“河湟刺繡”傳承人群中“跟進式服務”,幫助打開銷售渠道,力所能及拓展訂單服務。 

  今年以來,省文化館以“河湟刺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項保護資金為依托,為進一步傳承和發展非遺項目保護成果,將非遺專項資金更多用於“帶徒授業”應用到“青繡”人才培訓中,如面向撒拉族地區和民和三川土族地區的“河湟刺繡”培訓班等。 

  下一步,省文化館在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下將繼續探索在傳承人、“青繡”繡娘等各類人群中開展培訓服務,不斷提升“青繡”人才質量,激活“河湟刺繡”傳承人群“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