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盛夏時節,青海湖畔萬畝油菜花陸續綻放,翠綠、金黃與湛藍碰撞出最濃烈的色彩。鋪開青海旅游地圖,天藍地綠水清的自然風光,向遠道而來的游客生動呈現生態之美。近日,記者跟隨2025年研學旅游主題宣傳推廣活動採風團走進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等地,了解青海夏日文旅“出圈”的密碼。
迎來客流高峰
7月6日,青海湖碧波萬頃,水天一色。不少游客在湖邊欣賞美景,時而舉起手機,記錄水鳥嬉戲的和諧畫面。
在青海湖普氏原羚科普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不少外地學生正在研學。透過圖文並茂的展板,孩子們深入了解普氏原羚的前世今生﹔在互動體驗區,孩子們彷佛置身於普氏原羚的生活場景,通過觸摸、觀察、聆聽,真切地感受這些生靈的獨特魅力。
“好美啊。”“麻煩幫我拍張照。”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石乃亥鎮的東格爾觀景台同樣熱鬧。“這裡可看水鳥、觀湟魚,了解青海湖的生物多樣性,不少研學團隊住在民宿,身臨其境感受當地風土人情。”該鎮相關負責人說。
7月10日,採風團走進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的百裡油菜花海,金色波浪從腳下鋪向天際,近200名“萌娃”在老師和家長的陪伴下,開啟與自然對話的研學之旅。孩子們踩著鬆軟的田埂,用手輕撫沉甸甸的油菜莢,聽老師講“一粒種子的成長故事”﹔在田間游戲中學習“油菜的一生”,了解菜籽油的制作過程。研學團負責人介紹,此次研學以“親近自然、感知生命”為主題,讓孩子們了解植物生長知識,在田野間培養觀察力與創造力。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依托“天佑德不夜城”等推出特色活動﹔油嘴灣景區推出沉浸式演藝、篝火晚會……今年以來,海東市互助縣不斷豐富研學旅游產品供給,讓旅游服務功能更加完善。1月至6月,全縣共接待游客157.11萬人次、同比增長18.3%,旅游收入達7.27億元,同比增長19.6%。
攜程平台數據顯示,從客源市場來看,青海旅游吸引力跨越了地域界限。青海客源主要來自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東中部城市,長三角、珠三角客群佔比超50%。可可西裡、三江源以其原始而純淨的生態環境,對歐美、東南亞游客具有獨特的吸引力。
豐富產品供給
春賞梨花如雪、夏攬草原無垠、秋探雅丹秘境、冬馳冰雪極境……走進青海,處處可研學,四季精彩。特別是今年以來,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圍繞“一芯一環多帶”生態旅游發展格局(“一芯”是以西寧市為核心,完善省會城市旅游服務要素建設,打造集散中心和門戶樞紐﹔“一環”,是在青海湖國家公園建設框架下,以青海湖為中心構建環湖精品生態大旅游圈﹔“多帶”是重點打造極具青海特色的生態旅游帶),以“芯”為核心驅動,“環”為關鍵支撐,“帶”為擴展延伸,圍繞研學旅游等推出系列特色旅游產品及線路,受到市民游客歡迎。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書與旅行自古就是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的良方。聚焦研學旅游發展,青海制定發布青海湖生態研學旅行實踐課程建設及服務等系列地方標准,建設35家國家級、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完成青海湖生態研學旅行實踐課程建設試點,舉辦“港澳青年看祖國”等研學旅游主題活動,初步形成“行走青海、行知高原”的研學圖譜。
近期,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原子城紀念館參觀熱度持續攀升。紀念館持續加強對原子城歷史及“兩彈一星”精神內涵的挖掘運用,探索更具感染力的紅色研學發展路徑,推動紅色研學有聲有色。
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的氣候清爽宜人,一望無際的草原、繚繞的白雲,呈現出西北獨特的美景。登上卓爾山,隻見錯落林海、天然牧場與碧綠草原層疊交錯﹔目光移向山腳下,金黃的油菜花、如茵的牧草,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畫卷。看著此情此景,來自北京的旅游博主任紫玉難掩激動:“著實太震撼了,卓爾山和祁連牧場的風光旖旎多姿,以後有機會我還要再來。”
此外,美團平台也深挖青海旅游資源,推出包含青海湖騎行、民俗體驗等在內的親子研學線路,帶領廣大游客深切感受青海的獨特魅力。
採風團行走青海,各類傳統民俗表演隨處可見。“非遺購物節”“非遺大集”“非遺美食節”等非遺展示展演展銷活動輪番上台,帶領市民游客品味非遺美食、領略非遺魅力。
擦亮文旅品牌
研學旅游是青海文旅發展的亮點之一。採風團了解到,青海以生態為筆、文化為墨,辦活動、優供給、強服務,生動講好青海故事、展示好青海形象,“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品牌越擦越亮。
如何讓高原生態“好水”匯聚為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一池“春水”?對此,青海加強頂層設計、豐富產品供給、促進文旅融合、提升旅游品質、激發消費潛力、構建品牌體系。
5月,“山宗水源﹒大美青海”2025年“湖光引路﹒山海相依”青甘大環線全域聯動文旅推介會在西安舉辦,活動著力打造“文化+生態”雙引擎產品,推動區域資源提質增效。近年來,青海以多種渠道赴外推介,開展多領域多層次的交流,不斷展現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建設成果、資源優勢,推進本土化文旅IP打造。
青海還深入實施景區提升改造工程,將旅游服務質量視為“生命線”,以“環境大整治、服務大提升”“雙百攻堅”等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扎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持續淨化旅游市場環境,完善游客滿意度評價體系,用細致暖心的服務讓更多“頭回客”變為“回頭客”。
除了省級層面的大力推動,青海各市縣也積極開展行動。祁連縣以節慶賦能,舉辦祁連山草原風情文化旅游系列活動。同時,突出“一鄉鎮一品牌”群眾性文體旅活動,以會營銷、以節造勢、以勢興旅,“天境祁連”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一級巡視員常紅安向採風團介紹,青海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文旅產品的內涵及價值,推動研學旅游和夏季旅游資源從“資源優勢”向“產業勝勢”轉化,積極開展文旅宣傳推廣,精心打造“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品牌形象,著力提升青海美譽度和影響力。(夏瑾 魏彪)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5年研學旅游主題宣推活動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