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四川
四川
四川發展文旅消費新業態 構建文旅消費新體系
發布時間:2020-03-27 11:26 來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 2020-03-27
  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強烈影響,文旅產業和文旅消費首當其沖。四川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危中尋機、化危為機,積極發展文旅消費新業態,推動文化旅游多領域全鏈條融合,構建文旅融合互通的休閑消費體系,促進文旅產業恢復發展走上快車道。
  一、打造文旅新平台,培育文旅消費新熱點。一是打造“智游天府”文旅公共服務平台。為公眾提供豐富便捷的文旅在線服務。推動全省旅游景區、旅游飯店、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劇場、文藝院團、旅行社等與“智游天府”平台實時對接,上線旅游服務、文化服務、公共服務3大類別的文博場館、精品演出、旅游景區、非遺展示、金牌導游、電視直播、投訴客服等16項內容。截至目前,累計開展線上服務項目達24000余項,點擊量突破5000萬次。二是依托“文旅+科技”融合創新。加強文旅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優質數字文旅產品供給,加快4K/8K超高清電視、5G高新視頻、網絡視聽、數字會展、數字娛樂、數字生活建設,推動文化旅游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沉浸式體驗型文旅消費,引導和培育網絡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消費新熱點新模式。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三是推動文旅消費體驗場景化生活化。打造推出一批智慧旅游、數字景區、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線上演藝等文旅線上新產品,線上引流,線下體驗,雙向發力,拓寬供應鏈,實現線上、線下產品優勢互補,促進文旅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二、發展文旅新業態,滿足文旅消費新需求。一是激發文化創意消費。以文化創意為依托,推動更多資源轉化為旅游產品。開展5家“景區+非遺”、5家“景區+文創”、10家“飯店+文創”、10家“飯店+演藝”等文旅融合試點,促進了演藝娛樂、游戲動漫、音頻視頻、創意設計等創新發展,著力形成了一批更具巴蜀文化特色的文旅消費新場景。二是充分釋放本地消費。積極籌備“春回天府﹒安逸四川”文化旅游季等活動,發布文化旅游季重點活動、景區優惠政策等惠民舉措,實施“川人游川”計劃,謀劃一批發展周末游、近郊游、自駕游,舉辦川渝話劇雙城記、四川數字文創展、當代藝術季、交響樂演出季等活動,待疫情解除後推出,充分釋放本地消費。三是加大政府公共服務支出。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發行文旅消費補貼基金、文旅消費券和文旅惠民卡等,實施景區景點、博物館分批、分段免費開放,推動全省679家A級旅游景區、省內文藝院團演出恢復開放並對游客實行一個月門票優惠,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及家屬實施年內門票減免活動。發布游客優惠清單,刺激假日文旅消費。
  三、撬動文旅新動力,開發文旅消費新模式。一是激發文旅消費項目經營活力。面向全省摸排一批受疫情影響、急需資金支持的文旅消費經營項目和市場主體,開展“服務零距離 融資大暢通”活動和“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提高文旅消費項目“首貸率”和信用貸款佔比。優化貸款運營流程,加大續貸支持,提高審批發放效率,支持融資周轉“無縫銜接”。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科技金融手段,促進銀企信息對稱,增強文旅消費項目市場主體融資可獲得性。二是拓寬金融服務渠道。發展商業保理、應收賬款抵質押、票據貼現等供應鏈金融,推廣知識產權質押等融資。引導符合條件的文旅企業發行債券。支持金融機構為文旅企業量身定做跨境金融服務,幫助文旅企業引入境外低成本資金。三是降低文旅消費項目融資成本。引導法人金融機構運用央行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加大對文旅企業恢復發展的支持力度,提供普惠式金融服務。推動金融機構先後在劍閣、峨眉山、西昌等天府旅游名縣設立了文旅支行,面向文旅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量身定制信貸新產品,累計向700余戶文旅小微企業投放貸款3.83億元。四是推動多樣化信貸產品。對受疫情影響較大、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文旅企業,通過續貸、展期、變更還款安排等方式幫助解決發展文旅消費項目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出“民宿貸”“鄉旅貸”“彩燈文化貸”等多樣化信貸產品,全方位提升文旅企業運用金融工具發展文旅消費的能力,助力文旅全產業鏈轉型發展。
  四、創新文旅新服務,營造文旅消費新環境。一是豐富文化消費產品供給。創新文化旅游產品和服務,培育文化旅游網絡消費、在線體驗,豐富主題創作、出版、網絡視聽節目等文化供給24347項。創作文藝作品累計13211件,其中歌曲731首、戲劇48部、曲藝396個、書畫美術作品5785件、詩歌2801首、其他藝術門類作品3450件,累計點擊閱讀量達5161萬人次。許多作品被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網、學習強國、央視新聞、央視元宵晚會主流媒體刊用轉載。二是優化政務服務。構建“省+市+縣、橫+縱”聯動服務模式,加大新媒體、自媒體宣傳力度,實行“不見面、零跑動、網上辦”,對符合復工條件的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建立健全企業復工復產訴求響應機制。對重點出版物、重點影片、重點影視劇的審批開設綠色通道,全方位保障重要項目不停工。三是打造數字服務平台。利用數字技術,建立集信息發布、數據共享、業務辦理於一體的文化旅游業大數據平台,舉辦成都數字版權交易、數字娛樂博覽會,積極推動全省規模以上文化旅游企業“上雲”。四是提升文旅消費環境。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做好客流疏導和景區服務。提升景區景點、餐飲住宿、購物娛樂、機場車站等場所多語種服務水平。加大文旅消費市場食品安全、設備安全、價格秩序、商品質量監管,加強文旅市場消費維權,著力營造游客放心舒心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