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推進有序開放 發力促進“回補消費”
——規范景區管理 深挖文旅內涵
發布時間:2020-04-14 14:39
來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 2020-04-14
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巨大,文旅業特別是文旅景區首當其沖。為切實降低疫情影響,全省旅游景區強管理挖內涵,推動有序開放,重新釋放被抑制被凍結的文旅消費,促使服務消費得到回補。
健全“1+N”制度機制提升服務質量。全省文化旅游系統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旅業恢復發展,著力提升服務質量,出台《四川省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計劃實施意見》,對提升四川旅游服務質量作出全面安排。配套出台發布《四川省A級旅游景區評定晉級動態管理辦法》《四川省A級旅游景區服務質量問題計分管理實施意見》《四川省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旅游景區開放工作指南》等系列辦法,把四川旅游景區公共旅游安全納入全域旅游體系,形成“1+N”制度機制,提高全省旅游景區管理服務程序化、規范化水平。全省各地旅游景區立足游客需求,提升恢復開放運營水平,既豐富實體體驗,又豐富線上供給,112個景區實行4月免門票,切實帶動四川文旅市場恢復提振。截至2020年4月9日,全省現有A級景區679家,累計恢復開放565家,開放率達83%﹔恢復開放以來旅游景區累計接待游客1523.59萬人次,累計實現門票消費5929.33萬元。
打造“1+N”體驗平台豐富服務內容。打造推出“智游天府”文化旅游公共服務平台測試版上線,游客通過“智游天府”平台完成景區文旅活動預約、產品預訂、消費交易,實現“一鍵訂單”“一碼暢行”“一鍵投訴”,全面覆蓋游客在四川旅游景區游前、游中、游後的“吃、住、行、游、購、娛”全過程全方位全景式服務。如稻城亞丁景區建成智慧平台中心1個、基站39個、監控169個、應急呼叫點30個,打造的“一碼游景區”語音導覽服務系統涵蓋電子商務、門禁票務、自動售票、監控、應急廣播、呼叫等“六大智能系統”,基本實現“可視化、可量化、可預測、可控制”的全程智能服務,建立防疫監測、應急安全、市場監管、景區運營、後勤服務等“1+1+10”工作機制為游客提供全新的服務體驗。都江堰市搶抓疫後回補消費窗口,開展“雲游都江堰”“2020線上春薹會”等,啟用H5“雲”放水模式舉辦“2020中國﹒都江堰雲放水活動”,讓全球游客足不出戶可通過直播平台觀看參與放水盛典。組織“直播都江堰﹒大咖帶你游”和“抖動都江堰”短視頻旅拍大賽,邀請旅游網絡紅人、金牌導游、城市文化代言人等,依托抖音、火山等網絡平台,面向全國推介都江堰市8條經典旅游線路。
構建“1+N”產品形態提升服務內涵。全省旅游景區做優傳統旅游產品,深入挖掘景區文化內涵,提升旅游景區連片效應。大力推進“景區+文創、景區+非遺、景區+演藝”,促使“門票消費”向“要素消費”轉變。如《隻有峨眉山》《夢回巴國》《今時今日之安仁》《亮花鞋》等一批文旅演藝,通過多元融合發展沉浸式體驗消費,推動了傳統景區產品轉型升級,激發了文旅消費活力。如峨眉山景區布局研學旅游,深挖佛教、禪茶、武術、動植物資源、天氣等元素,拍攝制作“網上游峨眉”、直播課等形式,實現“雲旅游”。閬中古城景區依托歷史文化、地域文化、建筑文化開創特色文創店,加強閬中燈戲、川劇變臉等非遺文化傳承保護,推出賞古城燈光、看閬苑仙境實景演出、品嘉陵江夜景風情三大文旅產品,開展張飛巡城、秀才趕考、道台審案、巴象鼓舞等主題活動,實現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回補消費”。光霧山景區推出《夢境光霧山》,將三國文化、米倉古道文化、背二哥文化與高科技光影技術融合,改變光霧山旅游區游客互動項目偏少、過夜游客不多的現狀,帶動了全域全景全時旅游和消費“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