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四川
四川
四川綿竹:資源變產品 全域高顏值
發布時間:2021-01-28 09:18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1-01-28

  在德孝鎮年畫村裡,欣賞鮮艷動人的年畫﹔在金色清平旅游景區,感受時代印記﹔在綿延的騎游綠道上,體驗自然與運動帶來的無限樂趣……無論是年畫還是礦區、山路,這些人文和自然資源如今都已成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之一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的特色旅游吸引物。

  近年來,綿竹市立足自身優勢,不斷延長“旅游+”產業鏈,推動文化、工業、體育等業態與旅游全面融合,打造了一批別具特色的旅游產品,有力促進了各類資源向旅游產品轉變,走出了一條具有綿竹特色的全域旅游發展之路,在“資源轉型”方面積累了發展經驗。

  旅游+文化 豐富內涵

  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的綿竹市,是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綿竹年畫的發源地。每逢假日,綿竹市德孝鎮年畫村裡總是人頭攢動。在浪漫的文化之旅中感受先祖創造的文化與文明,是綿竹旅游的一大亮點。

  “年畫村既有高顏值,又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大家可以在這裡了解傳統優秀文化,感受現代文明生活。很羨慕住在這裡的村民。”重慶游客李軍說。

  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綿竹木版年畫為依托,綿竹大力開拓農耕體驗、文化研學、鄉村採風等旅游體驗的內涵,打造了年畫村鄉遇畫裡﹒文創社區、年畫主題公園、中華年俗村等特色項目,將年畫文化和民俗文化、美食文化有機結合,增強游客的體驗感和參與度。綿竹還連續舉辦了近20屆綿竹年畫節,讓廣大游客了解“農忙扛鋤頭,農閑握筆頭”耕讀傳家的年畫文化。

  在中華年俗村,由綿竹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中國郵政合作打造的“年畫主題郵局”,預計於今年4月建成投用。“我們將開發年畫主題明信片供游客購買、郵寄,郵局現場將陳列、銷售年畫作品和衍生品,為綿竹年畫增加一個宣傳推廣的平台。”綿竹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非遺文產股股長張代紅說。

  綿竹深入挖掘年俗文化,採取統規自建的方式,建設基礎設施和旅游配套設施,在孝德鎮金土村、年畫村建設具有濃厚年文化風情,集居民居住、旅游接待、鄉村生活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特色旅游村落,並利用古碼頭、古橋和老街設施,打造集美食文化、古鎮文化、商貿文化於一體的特色景觀清道小鎮,形成年俗、年畫、年趣文化旅游圈。

  除年畫文化外,綿竹市還將名酒文化、南軒文化、三國文化、德孝文化等文化品牌通過不同載體和方式,逐步浸透到綿竹的景區、街景中,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為當地旅游業發展賦能。

  旅游+農業 激發活力

  “這裡風景優美,農家的環境干淨別致。”在遵道鎮棚花村游玩的成都游客劉敏說。

  這是不少游客對棚花村的印象。近年來,棚花村通過發展農家樂和民宿,村容村貌日新月異,已經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發展成如今的幸福美麗新村。

  以“旅游+農業”為發展思路,一條鄉村振興大道正在棚花村及綿竹九龍鄉村旅游景區附近的村子逐漸鋪開。在融合發展中,九龍鄉村旅游景區實現了由單一農家樂為主的休閑旅游到鄉村生態休閑、康體健身、現代農業觀光等多元業態的跨越式發展。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後重建中誕生的中國玫瑰谷也成為綿竹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法寶”。如今,這個大馬士革玫瑰單體種植園區不僅引來了眾多賞花觀景的游客,也帶動當地鄉村旅游持續繁榮發展,為周邊不少村民直接創造了就業機會。

  為持續助力鄉村振興,綿竹市還推出了以“畫境綿竹”為公共品牌的鄉村旅游綜合體,並構建起“特色小鎮+農業體驗園區+田園社區+綠道系統”的發展格局,形成了集大眾性、趣味性和運動性為一體的新型鄉村旅游消費方式,進一步夯實了當地鄉村旅游的發展基礎。

  旅游+工體 賦能轉型

  沿著腳下的碎石鐵軌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一列色彩繽紛、造型經典的老式蒸汽火車。順著鐵軌一路走近,隻見兩隻“功夫熊貓”站在車頭上,憨態可掬,似乎在歡迎遠道而來的游客。

  這是金色清平景區的一景。不過,很難想象這裡曾是礦區。“打造旅游觀光小火車,就是要讓曾經的礦區變成環境優美的景區,礦車變成觀光小火車,曾經在礦區務工的群眾成為旅游從業者。這就是清平礦山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四川金色清平旅游開發公司董事長張偉說。

  “礦區變景區、礦車變火車、礦工變老板”的發展思路,不僅解決了當地6000余人的就業,更成為四川省發展全域旅游助推轉型的示范。

  綿竹還著力推進“旅游+體育”,打造“中國最美鄉村騎游”線路、全域騎游第一城。為此,綿竹促成中國自行車聯賽落戶綿竹,實施全域騎游項目﹔規劃建設連接城市、特色鎮村、景區景點和產業集聚點的自行車綠道系統,沿途設置驛站,以綠道串聯城市、景區和鄉村。

  目前,綿竹打造了一條近80公裡的騎行綠道,這條綠道從市區出發,途經孝德年畫村、九龍山—麓棠山旅游區等4A級景區,把萬畝獼猴桃園等特色業態串聯起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游線路。

  “一場賽事,可以帶動吃住行整個產業鏈的消費升級。”綿竹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站在“體育+旅游”的新風口,要依托山水旅游資源,通過辦賽、參賽、觀賽的深度融合,吸引游客,打通體育活動與旅游產業之間的通道,激發旅游發展活力。(陳俊成 白驊